商业银行跨国并购风险测度和评价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也随之“走出去”,跨国并购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实现“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面临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远大于在国内实施并购。论文主要分析了商业银行跨国并购中不同阶段的风险,构建了不同阶段风险的识别和测度方法及模型,最终建立了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识别评价体系,并针对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类型和程度提出了风险控制策略。论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论文首先回顾了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相关研究,提出了论文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针对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过程,论文从时间轴上对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跨国并购前,并购期间及并购后的主要风险类型及特点,并基于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结构模型和系统模型。
根据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各个阶段,论文针对各阶段的风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针对并购前期的目标区域选择风险,系统分析了其构成及原因,构建了风险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风险的模糊特征建立了基于信息熵的目标区域选择风险的模糊测度模型;针对并购期间的价值评估风险,根据过程不对称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基于风险贴现系数的价值评估模型和基于在险成本的价值评估风险测度模型,同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了价值评价风险控制的措施及建议;针对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期后的主要风险类型——整合风险,系统分析了其构成及原因,设计了基于专家评判的指标体系并构建了整合风险度量的专家评价模型。
综合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各阶段风险分析的结果,论文设计了商业银行跨国并购风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商业银行跨国并购风险测度模型。
最后,论文以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并购非洲标准银行为实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
|
|
|
1 |
蒋小燕,黄翠萍;跨国公司并购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外资;1999年03期 |
2 |
陈春田,刘海云;“入世”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
3 |
邓田生,皮爱平;跨国并购与我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
4 |
王成昌,刘升福;当前跨国并购动因及其经济学解释[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01期 |
5 |
张志元;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J];外向经济;1997年12期 |
6 |
邓小河;;跨国并购中的机会[J];资本市场;2000年04期 |
7 |
毅达;适应跨国投资新趋势, 积极探索采用并购方式利用外资[J];中国外资;2001年01期 |
8 |
王春阳,刘玉瑾;入世后跨国公司并购国有企业的走势及对策[J];经济师;2002年06期 |
9 |
张宏;我国面对跨国并购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理论学刊;2002年04期 |
10 |
王力凡,李桂芝;跨国并购与投资新策略[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
11 |
朱殿柱,张子刚,张伟;跨国并购目标企业的环境分析[J];中国锰业;2003年03期 |
12 |
胡明星,罗仲伟;全球跨国并购:趋势与对策[J];中国对外贸易;2004年01期 |
13 |
叶建木,王洪运;跨国并购风险链及其风险控制[J];管理科学;2004年05期 |
14 |
杨丹辉;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回顾:特征、成因与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
15 |
盛夏锋;跨国并购的信息经济学根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
16 |
斯琴毕力格,王习农;构建与跨国并购相适应的金融环境[J];北方经济;2005年03期 |
17 |
江富强;;跨国并购狂潮下的中国品牌[J];中国品牌;2007年04期 |
18 |
鲁伟鼎;;跨国并购中的“四轮驱动”[J];中国企业家;2007年12期 |
19 |
王红茹;侯兆晓;;成长青谈跨国并购内幕[J];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40期 |
20 |
张晨卉;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及启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