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深海系泊系统模型截断技术研究

王宏伟  
【摘要】:随着人类对海洋油气需求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浅水油气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人们已经把目光投向深海,各种新型的深海采油平台也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模型试验是对海洋平台及其系泊系统设计进行检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深海平台系泊系统模型试验时,通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海洋工程水池的深度和跨度不能满足系泊系统的需要,只能对系泊线采取等效截断处理。本文以此为动机,从水池深度不足和跨度不足两个方面对深海系泊系统截断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通过模型试验予以验证。论文主要就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 首先,由于对系泊线进行静态特性分析是对系泊系统初步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对模型试验时系泊系统等效截断设计的基础,为了后续章节使用方便,根据悬链线理论推导了系泊线的静态特性方程,并编写了相应计算分析程序,通过实例验证了程序的准确性。该程序可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系泊线静态特性分析。 其次,对一深水内转塔式FPSO系泊系统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从而为后续的深水池模型试验和试验方法的验证提供准备。应用频域势流理论计算FPSO在规则波下的波浪载荷和线性响应RAO, QTF等。考虑系泊线、立管与FPSO之间的耦合效应,在时域内对整个系统进行总体性能分析。对系泊线的模拟,采用拟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种方法并进行比较。将计算结果与MARIN水池已有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在环境载荷下的FPSO总体响应都吻合很好,证明了计算方法和各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对于系泊线的受力,动态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但拟静态分析结果偏低,这也是目前不可避免的问题。以上的工作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再次,针对海洋工程水池深度不能满足系泊系统模型试验要求的问题,从悬链线式系泊系统、钢悬链立管系统和张紧式系泊系统三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提出了等效水深截断设计的方法,步骤和计算公式。对于悬链线式系泊系统,一定要保持截断前后系泊线的悬链线特性不变,据此确定系泊线长度和系锚点位置,以及其它特性参数。对于钢悬链立管系统,立管材料单一,截断方法与悬链线式系泊系统类似。对于张紧式系泊系统,针对截断因子较大和较小两种情况分别提出截断方案,以满足不同的截断需要。并根据所提截断方案,对DEEPSTAR内转塔式FPSO系泊系统,分多种情况和不同作业水深,分别进行了等效水深截断设计,并对截断前后系统的静动态特性进行比较,符合情况良好,证明截断设计是合理的。 然后,针对海洋工程水池跨度不能满足系泊系统模型试验要求的问题,从截断因子不同出发,提出三种截断方案:当截断因子较大时,只对底部系泊线进行截断处理,或者只对中间部分系泊线进行截断处理,当截断因子较小时,对底部和中间部分系泊线都进行截断处理。并仍以DEEPSTAR的FPSO系泊系统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水池跨度,进行多方案截断设计,通过分析发现,从静态特性结果看,只对底部系泊线进行截断的效果最好,但从时域耦合动态结果看,三方案的截断效果都很好,截断前后FPSO的运动、系泊线的受力都吻合良好。 最后,对于前述的内转塔式FPSO系泊系统,在哈尔滨工程大学50m×30m×10m的深水池进行模型试验,主要包括FPSO的自由衰减和在规则波作用下的运动响应试验,FPSO系泊系统在静水中和不规则波中的试验。首先进行全水深914m的试验,然后将其系泊系统分别截断到736m和460m水深进行试验,736m和460m截断水深试验结果与914m全水深试验结果以及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验证了数值计算和截断设计的正确性。最后对两截断水深试验分别进行数值重构,并向全水深系统外推,外推结果与全水深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混合模型试验方法。 总之,本文对深海平台系泊系统从数值模拟计算,等效截断设计,深水池模型试验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多种截断方案以适应各种不同的试验要求。对于优化截断设计,系泊系统动态响应,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与模型试验技术,混合模型试验方法的验证,等等,都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对今后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产品速递[J];机电设备;2007年01期
2 张纬康,杜度;系泊船舶动力学特性的计算机仿真研究[J];中国造船;2004年04期
3 李文龙,谭家华;基于VB编程的系泊系统时域模拟[J];造船技术;2004年01期
4 林干;钦州湾多点系泊输油终端工程设计[J];广东造船;1999年01期
5 杜度,张纬康;系泊系统动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甘锡林,朱胜昌;单点系泊系统立管应力长期预报[J];中国造船;1990年01期
7 李文龙,谭家华;防波堤失效条件下超大型海洋浮式储油船系泊系统可靠性评估[J];中国海洋平台;2004年01期
8 蒋凯东;朱克强;徐佳晶;张峰;;浮框系泊系统的水动力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09年11期
9 朱胜昌,甘锡林;SALS单点系泊系统立管水弹性应力分析[J];中国造船;1987年01期
10 郭伟明;郭晓晓;丁驿帆;;实现船舶自动靠离码头的磁力系泊装置[J];中国舰船研究;2006年02期
11 T.威克曼;黄中玉;;钻探船用锚定位系统[J];机电设备;1979年03期
12 黄铭;George A.Aggidis;;英国波浪发电设备及其系泊系统的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6年04期
13 唐友刚;张素侠;张海燕;张若瑜;;系泊系统松弛-张紧引起的冲击张力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8年04期
14 彭程;孙春梅;祁丰雷;索双武;;SPAR平台响应与系泊索关系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09年04期
15 张火明;范菊;杨建民;;深水系泊系统静力特性快速计算方法研究[J];船海工程;2007年02期
16 苏一华;杨建民;肖龙飞;;深海单柱式平台及其系泊系统的截断水深模型试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17 罗勇;王宏伟;;永久式与可解脱式FPSO(英文)[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09年02期
18 高喜峰;张则青;阴宾宾;;深海SPAR平台系泊系统耦合动力分析[J];海洋技术;2010年01期
19 王宏伟;罗勇;马刚;胡开业;;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纤维材料系泊方案研究[J];船舶工程;2010年03期
20 季春群,J.E.W.Wichers;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方程及模型试验[J];海洋工程;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衍;时忠民;肖越;;灾害海洋环境下平台系泊系统断裂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范亚丽;吴宝山;缪泉明;;不同张紧式系泊方式对深水半潜平台性能影响研究[A];纪念顾懋祥院士海洋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唐广银;;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耦合动力分析[A];2010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4 唐友刚;张素侠;张海燕;张若瑜;赵文斌;;深海平台系泊系统的复杂动力学问题[A];2007年船舶力学学术会议暨《船舶力学》创刊十周年纪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景勇;;两种不同系泊系统的风险对比[A];2007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范模;;八角形FPSO关键技术与应用探索[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8年
7 杜度;张旭;马骋;张纬康;;系泊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时域仿真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8 范模;;八角形FPSO关键技术与应用[A];2007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唐友刚;张素侠;张海燕;张若瑜;赵文斌;;深海平台系泊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欣;杨建民;肖龙飞;;FPSO软刚臂单点系泊系统动力分析[A];2005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伟;深海系泊系统模型截断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袁梦;深海浮式结构物系泊系统的非线性时域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马延德;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设计建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张素侠;深海系泊系统松弛—张紧过程缆绳的冲击张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肖越;系泊系统时域非线性计算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帆;深海立柱式平台概念设计及水动力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李晓平;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及在水下缆索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刘珍;波浪、水流与结构物耦合作用的时域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文玺;基于高阶面元的浮体运动与波浪载荷计算方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白兴兰;基于惯性耦合的深水钢悬链线立管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强;基于实测的浮式海洋平台系泊系统分析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单桂敏;新型深水系泊系统疲劳破坏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3 周鹏;新型深水系泊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4 王晴晴;深水锚泊半潜式平台的混合模型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麻翠荣;深水钻井船船型开发及总体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元志明;浮式海洋平台结构运动耦合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7 郑成荣;深海系泊浮体的耦合分析及锚系的动力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陈光;FPSO软刚臂系泊系统运动分析及减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陈昌松;灾害环境下深海立管和系泊系统结构可靠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张士光;深水FPSO锚泊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川;阿克获FPSO系泊系统订单[N];中国船舶报;2010年
2 姜爱军;大连船务FPSO改装船交付[N];中国船舶报;2009年
3 赵耕贤 中国船级社技术咨询和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研究员;船舶与海洋工程中钢管的应用[N];中国冶金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晓苏;下一桶油,来自海底[N];中国能源报;2009年
5 赵利 廖志敏;崛起中国海[N];中国船舶报;2005年
6 记者 刘志良;三模式可疏通海工配套瓶颈[N];中国船舶报;2009年
7 记者 赵慧;海工三大瓶颈待突破[N];中国船舶报;2009年
8 朱雪峰;我国建成世界首座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N];中国水运报;2009年
9 记者 王孙;中远船务承建世界最大圆筒形海洋平台[N];中国船舶报;2007年
10 记者 魏敬民;世界首座圆筒形海洋钻井平台开建[N];中国船舶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