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评定研究

陈志杰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范围产品的小型化、精密化,微细加工技术正备受世界各国研究学者的关注。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以其较高的加工效率、较好的加工质量、可以加工微细、高硬度、复杂形状的三维零件等优势,在微细加工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零件的表面形貌提供了很多重要的表面信息,对零件的摩擦、润滑特性有重要影响。然而,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形貌的评定问题,学者们一直采用切削加工表面形貌的评定参数和评定方法,这制约了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特点及其加工工件表面形貌的特点,进行了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评定的研究。 首先,分析了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针对影响其表面粗糙度使用性能的无数的微小凹坑和凸起的高低、陡峭程度和间距状态等特征,提出了描述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并给出相应参数的数值计算方法。 接着,针对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形貌的特点和小波分析具有的良好时域、频域局部化性质,能够观察分析信号的任意细节的优点,确定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评定基准使用小波评定基准,并对常用的小波函数的优缺点及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选择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评定小波评定基准的小波函数为Daubechies小波。 然后,研究了基于小波分析方法的微细电火花加工二维和三维表面粗糙度提取的可行性,并建立了小波分析方法提取其二维和三维表面粗糙度数学模型,同时使用Daubechies 4小波和Daubechies8小波对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小波评定基准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组的采样数据,使用不同的小波函数都可以提取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而且对于同一组采样数据,使用相同的小波函数,分组数目不同不影响小波分解次数的确定,使用不同的小波函数,也不影响小波分解次数的确定。 最后,对本文提出的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使用基于小波分析方法的微细电火花加工三维表面粗糙度提取算法,对四个工件表面形貌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得到了它们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而且这些参数值能够一致地反映出某个工件整体的使用性能好坏;用高斯滤波评定基准对该四组数据进行了表面粗糙度的提取和表面粗糙度参数评定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小波方法得到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与高斯滤波得到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在反映四个工件中哪个工件整体性能好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对微细电火花加工工件表面形貌在各个区域是否均匀,进行了表面粗糙度一致性问题的统计分析。 本文的研究是表面形貌表征问题研究的一个完善与发展,也是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形貌评定研究的一个起点。同时,本文的工作也对提高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蒋放;王西彬;刘志东;辛民;石文天;;微型刀具电火花加工工艺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9年03期
2 余志娟;;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影响因素探析[J];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06期
3 枫叶;微细电火花镀覆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3年11期
4 许桂珍;;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控制探讨[J];职业;2010年11期
5 ;六轴数控精密微细电火花机床诞生[J];机械;2005年11期
6 桥川荣二,宇野義幸,冈田三郎,里本正纯,中村祥司,王克锡;复杂微细形状高技术模具的高速、高品位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开发[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年05期
7 于云霞;微细电火花加工用宏微驱动系统[J];航空制造技术;2003年10期
8 黄瑞宁,狄士春,迟关心,赵万生,姜吉涛;基于均匀设计的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规律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5年01期
9 徐文骥;;超声加工表面粗糙度与精度[J];电加工与模具;1990年02期
10 狄士春,姜吉涛,黄瑞宁,迟关心;微小齿轮模具的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4年06期
11 刘胜军;;用Ra计算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值[J];现代制造工程;1988年10期
12 张泰昌;;表面粗糙度Rz值的测量与计算[J];现代制造工程;1992年11期
13 裴景玉,胡德金;微细电火花机床实时数字控制系统[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1年04期
14 狄士春,黄瑞宁,于滨,迟关心,赵万生;并联谐振型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脉冲电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5 狄士春,于滨,赵万生,王振龙;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研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3年04期
16 黄瑞宁,狄士春,迟关心,赵万生;新型微能可控的MWEDM脉冲电源[J];新技术新工艺;2005年05期
17 仇健;马晓波;李晓飞;;切削用量对球头铣刀加工铝合金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05期
18 黄诗翘;佐藤悌介;多田吉宏;;附加振动的挤压超精工及润滑条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86年03期
19 包于沣,张弥加;磨削表面粗糙度国外研究简述[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1987年02期
20 王振龙,赵万生;微制造系统中的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鹿;虞慧岚;殷国强;余祖元;李剑中;;基于去除材料面积的微细电火花电极损耗补偿法[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迟关心;狄士春;黄瑞宁;于滨;赵万生;;复杂微小零件的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研究[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3 朱国征;郦羽;李浩洲;白基成;;多模式电源的微细电火花电极在线制作工艺试验研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狄士春;黄瑞宁;迟关心;赵万生;;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5 贺文生;张明贤;滕霖;;石材加工表面形成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岩石破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6 阎伟;戴金昌;卢智良;王红;;电火花光整加工脉冲电源及其成型工艺技术[A];第五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电火花成型加工篇)[C];1986年
7 金柏冬;曹国辉;王振龙;赵万生;;空气中微细电火花沉积与去除的可逆加工技术[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朝将;郭永丰;白基成;杨三强;朱国征;卢泽生;;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往复走丝线切割多次切割工艺的研究[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李勇;李芳;郑云飞;周骋;;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进展状况[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彭良强;伊福廷;张院春;邹丽芸;张菊芳;韩勇;;基于LIGA技术的微细电火花加工研究[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杰;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评定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禇旭阳;微细电火花集成加工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禇旭阳;微细电火花集成加工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彭子龙;微细电火花沉积与去除可逆加工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胡洋洋;UV-LIGA与微细电加工组合制造金属阵列网板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金柏冬;气中微细电火花沉积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张志航;基于小波分析的微细电火花线切割表面三维粗糙度评定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纪仁杰;绝缘及弱导电工程陶瓷电火花铣磨复合加工技术及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沈学会;超声振动辅助铣削加工技术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黄河;基于内冲液旋转电极的电火花铣削机床与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翔;微细电火花与微冲压组合加工设备及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一明;高熔点热粘合金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房长兴;倒置式微细电火花超声复合加工装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亚;压电自适应微细电火花数控及CAM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黄海清;基于FPGA的微细电火花电源及加工控制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6 刘华珍;基于PMAC的微细电火花成形加工数控系统的运动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肖鹿;基于网格划分的微细电火花电极损耗补偿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婷;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微细电火花线切割数控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东平;基于表面分块的微细电火花三维表面粗糙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喻杰;微细电火花脉冲电源及伺服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