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本体的流程类业务需求建模方法研究

王宇华  
【摘要】:需求工程是指应用已证实有效的技术、方法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客户需求,帮助分析人员理解问题并定义目标系统的所有外部特征的一门学科。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获取正确完整的需求规约是目前各种需求分析方法的重点。本体近年来受到信息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在知识工程、人工智能、语义网、需求工程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用户需求是科技发展的决定性驱动力,将本体技术应用到领域需求工程中,建立领域需求模型,根据用户的需求描述,自动地提供给用户个性化的综合业务应用系统,从而实现按需服务,是当前发展的一个趋势。 目前,形式化的领域需求建模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所涉及到的技术问题有很多,面向目标的需求工程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利用系统目标来进行需求的启发、求精、结构化、规约及验证,其语义的描述是基于线性时序逻辑的,具有严密性强的特点。本文结合流程类业务领域的领域特征及建模的具体需求,针对模型建模方法、目标分解与精化、模型一致性检测三方面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流程类业务领域需求建模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工作如下: 1、对流程类业务领域需求模型的形式化建模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结合现有的流程类业务实例与相关文献,明确流程类业务领域的特征与领域范围;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组织本体概念,作为驱动需求描述和分析的常识模型,建立了基于本体的领域需求模型,从组织、目标、资源、操作四个角度刻画流程类业务领域,给出模型的形式化描述,明确各模型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工程实践和关键技术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基础; 2、对目标精化与目标可操作化方法进行研究,针对KAOS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automated Specification)方法实现目标操作化研究中主体、目标和操作描述语义不一致问题,在目标精化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BDI (Belief- Desire- Intention)主体模型的目标操作化方法,实现用一个目标操作模型解决原子目标操作化的问题,保证需求模型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 3、对模型一致性检测方法进行研究,针对形式化需求模型一致性检测工具需专门设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转换技术的多视图模型一致性检测方法,使对模型的一致性检测转换为对关系型数据库记录的查询,增强检测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检测效率,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4、通过实例,以工程化的方法从直观的角度验证了该建模框架的可行性,为今后模型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基础。UML已成为面向对象建模实际上的标准,因此这里选择UML作为应用软件描述语言,对本体到UML元模型的映射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一个基于本体知识的UML图元生成方法,进而产生基于UML类图、对象图、转换图的软件需求文档。 基于本体的流程类业务需求建模方法实现用户需求信息的智能处理,整个处理过程体现了模块化、可扩展性、可重用性以及语义级的互操作性等特点,为面向流程类领域的需求获取与分析机制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及技术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潘连根;;要重视档案学基础理论——文件、档案本体的研究[J];浙江档案;2007年04期
2 李名亮;;“虚拟世界”的虚拟新闻存在与本体追问[J];国际新闻界;2010年01期
3 刘昌鑫;欧阳春娟;谭云兰;;基于Web Services的QoS本体研究[J];通信技术;2010年02期
4 冉婕;杨雪松;;基于关系数据库存储OWL本体研究及应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年05期
5 王广宇;蔡娜;;我国档案学与档案专业教育发展研究述评[J];山西档案;2010年04期
6 罗昊;;聚焦信息组织研究的前沿——面向网络信息组织的本体开发[J];情报资料工作;2006年01期
7 张国涛;;长篇时代的电视剧理论研究范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张春辉;;中国本体研究的计量学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6年05期
9 刘康;黄奇;;语义网中重量级本体的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2006年06期
10 李增扬;李兵;何克清;梁鹏;余敦辉;;本体中的复杂网络特性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09期
11 程慧荣;张晓阳;孙坦;黄国彬;;基于Web of Science的本体研究论文定量分析[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年11期
12 黄河燕;张克亮;张孝飞;;基于本体的专业机器翻译术语词典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07年01期
13 李豫颖;;系统论在建构信息技术教学论体系结构的应用[J];系统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14 马胜男;孙翊;郭明明;;SWEET本体研究述评[J];标准科学;2010年09期
15 李志平;孙瑜;;基于缺省逻辑的本体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30期
16 李树青;;基于加权XML数据模型的个性化本体研究[J];情报学报;2010年05期
17 赵晔,雷英杰;军事应用网格MAGrid本体研究[J];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2005年05期
18 吴江;;利用大众分类法构建本体研究[J];图书馆界;2010年01期
19 吴宇恒,刘宗田,刘炜;基于网格的面向Agent建模方法中的本体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11期
20 刘伟;王颖;李培进;;2001-2009年图书情报领域的本体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情报科学;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曼;杜小勇;王珊;;语义Web环境中本体库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研究[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6年
2 胡明扬;;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增扬;李兵;何克清;梁鹏;余敦辉;;本体中的复杂网络特性研究[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4 李曼;杜小勇;王珊;;面向语义Web的本体库管理系统研究[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5 谢维和;;进化与功能:当代青年本体研究的不同思路[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翟军;杨小佳;沈立新;;城市智能公共交通信息查询领域本体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静;;从三结合角度看对外汉语句式教学——以“被”字句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十禾;;“网络民声”本体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杨子菁;严越;;中级汉语精读教材中的词汇选取与处理情况分析[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向岚麟;;国内世界遗产研究概述[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艳梅;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白岩;基于本体的移动Agent通信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杨志;基于本体的语义互操作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7 罗进军;有标假设复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康向平;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的知识获取模型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9 周扬;面向中药药性多维表征体系的中药本体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石秋仙;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欣;基于聚焦爬虫技术的Web本体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志刚;领域本体构建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高舒;社会标注语义本体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覃华兵;知识组织工具—本体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何璐;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本体生成器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6 吴清华;刑事领域中亲属容隐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7 陈书玉;基于本体的DeepWeb模式集成方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贾鑫;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活动化课堂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大为;足球比赛阵型的本体价值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10 朱红霞;本体技术决策树算法的研究及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伟伟;艺术院团改革要注重艺术本体研究[N];人民政协报;2008年
2 于文秀 黑龙江大学;注重对大众的本体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张申平;于不疑处有疑[N];光明日报;2005年
4 匡鹏飞;语言研究和社会需要的结合点:语言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马琏 李包罗;SNOMED CT的构成与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文昌;用申遗带动文化遗产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解芳;本体追问与精神突围[N];文艺报;2006年
8 王馗;融汇众流 开拓风气[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记者 王坚;100万基金助学术著作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于平;舞蹈书写的轨迹[N];中国艺术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