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火灾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热弹塑性分析

朱大雷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研究一直是固体力学和结构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受到试验设备和试验规模的限制,对于整体结构来说目前主要依靠有限元计算来进行模拟分析。在火灾高温和外部荷载的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会产生剧烈的内力重分布,变形情况也非常复杂。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正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工程界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本文在国内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计算,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比较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关于钢筋和混凝土热工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为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热分析和结构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以传热学理论为基础采用虚功原理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温度场的有限元迭代方程,编制了构件截面温度场分析程序,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得到了其他研究学者试验结果的验证。讨论了构件截面尺寸、受火方式和受火时间等因素对温度分布情况的影响。 3根据非线性弹性理论和热弹塑性理论,给出了考虑材料徐变性能的一般热弹塑性本构方程,采用不同的屈服法则推导得出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热弹塑性徐变问题的增量本构方程。采用完全隐式的Euler向后积分法编制了非线性程序对得到的钢筋混凝土热弹塑性本构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得到了试验结果的验证,为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温作用下的抗火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4采用钢筋杆组合单元对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进行了划分,根据给出的刚度矩阵对火灾和集中荷载作用下两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进行了热弹塑性非线性数值求解,并给出了跨中挠度随温度的变化值。基于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平衡条件提出了一种双筋矩形截面梁在火灾高温作用下的截面抗弯刚度计算方法,根据力学原理和材料高温特性对恒载升温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内力重分布和变形全过程进行了弹塑性分析。 5基于完全拉格朗日格式建立了考虑材料与几何双重非线性的钢筋混凝土空间梁柱单元模型,给出了火灾下钢筋混凝土空间梁柱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采用初应力迭代法编制了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火灾作用下1榀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并给出了框架上典型节点的位移随受火时间的变化规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苗立钧;;火电厂主厂房采用钢结构的探讨[J];中国电力;1980年10期
2 陈智;苏联《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翻译出版[J];工业建筑;1986年09期
3 刘建华;;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寿命设计探讨[J];医药工程设计;1988年02期
4 赵梦梅;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预埋件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1990年02期
5 许绪仓;;钢筋混凝土纯弯构件矩形梁正截面强度新的计算方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2年09期
6 王力,黄宝魁,吴振声,朱聘儒;用有限单元法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梁若干问题[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7 张娟霞,唐春安,王述红,张后全;钢筋混凝土结构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严媛珺;黄运标;;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及其程序设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9 赵善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及防护措施[J];水运工程;2006年08期
10 张敏;;路桥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腐蚀与防护[J];福建建材;2006年04期
11 李乾南;;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经验(二续)[J];土工基础;2007年01期
12 廖石明;彭跃莺;;关于冷轧带肋钢筋工程应用的探讨[J];广东建材;2007年04期
13 刘斌;;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07年17期
14 郑联江;;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管理[J];海峡科学;2007年05期
15 吴本华;;高层宿舍结构经济性能比较研究[J];工程与建设;2007年03期
16 宋卫忠;;谈谈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施工[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9期
17 周建荣;;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综述[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8期
18 粟凯;;普通混凝土结构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经济性对比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5期
19 周广滨;;除盐技术在沿海地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年02期
20 程来秀;曾芳金;;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裂缝的成因及修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云波;陈钢;;外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与应用的探索[A];2004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周泽平;张建军;冯淑芳;王明洋;;低速冲击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问题[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廖慧农;;珠海圆明新园传统式建筑技术措施设计述要[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4 刘新宇;张尚根;郭志昆;;后浇式牛腿承载能力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5 汤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酸性环境下耐久性破坏的原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6 吴裕锦;周治国;;融雪剂对华南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使用寿命的危害[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洪定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阴极保护[A];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张学锋;陈建阳;黄哲龙;肖跃文;乐云祥;王林;王智和;;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混凝土防腐蚀涂装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沈聚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10 宋春霞;;百万机组主厂房结构选型研究[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一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大雷;火灾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热弹塑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苏娟;火灾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蔡斌;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高立堂;无粘结预应力砼板火灾行为的试验研究及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管俊峰;钢筋混凝土结构仿真模型试验理论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梁伟盛;腋撑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转换层理论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敏;材料的率相关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潘元;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地震反应的仿真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徐泽晶;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特性、寿命预估和加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侯志刚;薄板结构焊接变形的预测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磊;光纤白光应变传感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监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严佳佳;基于变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阻尼参数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3 张丹丹;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评估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王丽娜;考虑加载速率影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郑宏宇;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沿海钢筋混凝土结构评估[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6 宋兴启;考虑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弹塑性的地震响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何景梅;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全过程的MFPA模拟[D];东北大学;2008年
8 柴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强度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宋庆科;基于MCC的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维修计划优化[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10 廖井雄;地震与腐蚀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路莎 实习生 聂征;市体育中心:钢筋混凝土结构即将完成[N];郴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马永欣 通讯员 刘斌 进友 李悦;科技助推逆势上扬[N];天津日报;2009年
3 魏建平;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探究[N];科技日报;2000年
4 Peter Reina;巨塔笔直上升 建造过程曲折[N];建筑时报;2009年
5 ;最牛房屋扛住7.1级地震[N];广州日报;2010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毕国学 通讯员 王朝霞;地铁3号线高架段明日试运营[N];深圳商报;2010年
7 通讯员 王峰;浠水农民发明农村实用组装房[N];湖北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杨雨春 王亮;铁煤集团建设公司5项发明通过国家专利认证[N];中华建筑报;2009年
9 夏杰生;一项技术引发产业升级[N];中国冶金报;2010年
10 实习生 肖笛 记者 唐素娅;农村居住环境大改善 农民生活水平再提高[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