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系统的矩阵分析方法及分类研究
【摘要】:随着近代高新技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广义系统的维数就变得越来越大,而随之带来的广义系统的结构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而在理论分析上遇到了很大的难题。因此,人们必须解决的关键性的问题就是要设法使复杂的广义系统的结构得到简化。本文重点研究了利用线性可逆变换将线性时不变广义系统进行简化的方法和具体步骤,并利用递推的方法,得到了一种最简标准形式。该最简标准形式更有助于深刻了解广义系统的结构特征,并且能深入地揭示状态空间描述和输入输出间的关系,为广义系统的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础。
本文首先介绍了线性系统理论及相关数学理论基础。目前,针对结构比较复杂的广义系统,要对其进行分析和综合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三种受限等价变换,因为受限等价变换保持了广义系统的结构特性。广义系统的三种受限等价变换形式将在论文的第三章进行详细的阐述。
本文针对连续时间的线性时不变广义系统,采用矩阵分析方法对广义系统进行等价变换等矩阵处理方法,得到了一般线性时不变广义系统更简单的标准形式。事实上它是一种任意线性时不变广义系统都必然可以简化成的最简标准形式。这也是本文的重要创新点。利用它可以建立新的广义系统的的结构分析方法,并最终得到广义系统解一般的表达形式。另外,又在两种相对特殊的条件下,研究结果表明,线性时不变广义系统还可经非奇异变换化为更简单的形式,最后,给出了在这两种条件下的广义系统的最终形式及方法步骤。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给出了具有控制输入高阶导数的线性系统解的一般表达形式。
|
|
|
|
1 |
胡跃明,周其节,刘永清;广义系统的变结构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3年05期 |
2 |
梁家荣,刘永清,高存臣;广义系统的概周期解[J];科学通报;1998年03期 |
3 |
窦惠芳,陈阳泉;广义系统的时域解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0年05期 |
4 |
杨成梧,邹云;带缓变参数的广义系统的弱稳定性[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0年01期 |
5 |
张庆灵;广义系统结构稳定性判别的李亚普诺夫方法[J];系统科学与数学;1994年02期 |
6 |
王红军,毕卫萍;广义系统变结构控制设计的一个新方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7 |
梁家荣,应益荣;广义系统变结构控制的进一步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
8 |
梁家荣,樊晓平;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稳定性[J];系统工程;2002年04期 |
9 |
王跃云,施颂椒,张钟俊;一种广义系统补偿器的设计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1989年S1期 |
10 |
曾连荪;广义系统的正常化和解析解[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11 |
张长青,吕国英;广义系统新的稳态Kalman滤波器[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年02期 |
12 |
王讲书,何玉辉;广义系统的能控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S1期 |
13 |
邹云,杨成梧;能控(观)广义系统集的拓扑结构[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2年01期 |
14 |
王殿辉,谢绪恺;广义系统在输出反馈下的脉冲行为[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5年03期 |
15 |
沈元林;广义系统的状态观测器[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16 |
田丽;变结构控制的新进展──评《广义系统变结构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9年04期 |
17 |
李秀英;崔红雨;;离散广义系统的耗散性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18 |
邹云,杨成梧;广义系统干扰解耦的正则状态观测器[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2年05期 |
19 |
胡庆文,高成修,于刚;基于一类时变广义系统的产业结构预测及控制模型[J];数学杂志;2001年02期 |
20 |
温香彩,刘永清,丘水生;滞后线性定常广义不确定系统的变结构控制设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