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驱动水面船舶的全局镇定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近二十年来,如何用较少的控制输入实现受控对象多自由度的复杂运动是控制界的学者们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热点问题,这类系统广义上可称之为欠驱动系统。目前海上航行的大多数水面舰艇均未配备侧向推进装置,仅仅依靠纵向推进力装置(螺旋桨或喷水推进器)和转向装置实现舰艇水平面内三自由度的复杂运动,属于典型的欠驱动控制问题。本文以欠驱动水面船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1)本文为实现欠驱动水面船舶的点镇定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不变状态反馈的切换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全局微分同胚变换将船舶的位置变量变换到一种新的随动坐标系中,实现多变量耦合状态的初步解耦,并对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使得在控制器设计中只考虑低阶本质非线性子系统的状态收敛性即可,由此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最后利用反步法设计了以艏摇状态作为切换条件的点镇定控制律,实现了欠驱动水面船舶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并可使部分状态以指数速率收敛于系统的平衡点,从而最终以时不变切换控制的方式实现了其全局渐近镇定。
(2)为克服时不变切换控制本身带有的非连续性缺陷,实现欠驱动水面船舶的光滑连续控制,并提高状态的收敛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变状态反馈的解耦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全局微分同胚变换实现控制器设计的初步简化,然后通过引入一种时变状态变换,进一步将本质非线性系统解耦为一个线性子系统和一个线性时变子系统,从而将整个本质非线性强耦合系统的点镇定控制问题转化为两个具有单向耦合影响的线性子系统的点镇定问题。最后通过为每个线性子系统分别设计独立的全局指数镇定控制律,以光滑连续的形式实现了欠驱动水面船舶的全局K指数镇定。
(3)为实现欠驱动水面船舶的全局航迹跟踪控制,提出了一种级联反步分解设计方法。首先推导了欠驱动水面船舶航迹跟踪的误差动态方程,由此将航迹跟踪问题转化为误差动态系统的镇定问题,然后利用级联系统理论将误差动态系统的镇定问题解耦为两个独立子系统的镇定问题。由于每个子系统均带有独立的控制输入,使得可为每个子系统设计全局指数稳定的控制律,最终实现了欠驱动船舶的全局K指数航迹跟踪,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4)为解决欠驱动水面船舶的模型参数辨识不精确下参数摄动及外界环境干扰下的航迹跟踪控制问题,利用基于上下界的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滑模跟踪控制器,克服了欠驱动水面船舶的航迹跟踪控制所面临的可总结为持续激励“persistent excitation(PE)”的技术难题。首先利用反步法将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分解为运动学回路和动力学回路两个过程分别进行控制器设计。其次,在运动学回路中,为实现船舶位置跟踪误差的收敛,设计了船舶的参考纵向速度和侧移速度;在动力学回中利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实际控制输入实际对参考速度的跟踪控制,从而实现了欠驱动水面船舶的航迹跟踪鲁棒控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对于模型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
|
|
|
|
1 |
栾楠,明爱国,赵锡芳,陈建平;含有非驱动关节机器人的学习控制[J];机器人;2002年02期 |
2 |
王伟,易建强,赵冬斌,刘殿通;桥式吊车系统的分级滑模控制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4年05期 |
3 |
傅雪冬,裴海龙,吴国钊;Pendubot的基于能量的非线性控制[J];机器人;2000年06期 |
4 |
宋伟华;柴恩华;陈栋;;船舶模型虚拟陈列室的建设[J];中外船舶科技;2001年02期 |
5 |
张宁,张显库;遗传算法及其在船舶运动控制器优化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01期 |
6 |
孙汉旭,肖爱平,贾庆轩,王亮清;二驱动球形机器人的全方位运动特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
7 |
张淑君;方勃;刘峰;童新华;;欠驱动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年06期 |
8 |
祝超群;郭戈;杨彬;胡红霞;;船舶运动控制综述与展望[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9 |
姜伟;何广平;;基于变结构控制的惯性轮摆控制器设计[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10 |
栾楠,明爱国,赵锡芳,陈建平;欠驱动机器人的最优轨道生成与实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10期 |
11 |
王新辉,黄金超,李满启,赖强;基于Maya的船舶模型模拟实现[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
12 |
蔡晓梅;应用三维船体曲面模型进行破舱稳性计算[J];江苏船舶;2005年05期 |
13 |
姜紫庆;谭跃刚;;一种新型非完整开链式欠驱动机械手臂设计[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年02期 |
14 |
俞建蔚;肖健梅;王锡淮;;基于滑模控制的集装箱起重机防摇控制[J];控制工程;2009年S2期 |
15 |
戈新生;吴永东;;欠驱动空间机械臂输入参数化的运动规划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2期 |
16 |
赵荣岗,吕恬生;一类欠驱动移动机器人动力学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
17 |
张冰,厉虹;欠驱动机械臂A crobot的模糊控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8 |
胡兵;戈新生;;欠驱动航天器姿态稳定的非线性控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19 |
周鑫;郭源博;张晓华;陈宏钧;;基于自适应跟踪控制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7期 |
20 |
赵国良;韩冰;;欠驱动船舶的光滑时变指数镇定[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