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单轴旋转光纤陀螺捷联惯导初始对准/测漂及综合校正研究
【摘要】:从舰船用长航时高精度惯导系统的发展来看,光学陀螺捷联系替代机械陀螺平台系统已成为舰船用长航时高精度惯导系统发展趋势,为了在现有光学陀螺精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惯导系统的导航精度,并综合考虑惯导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成本,单轴旋转惯导系统成为舰船惯导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对单轴旋转光纤陀螺惯导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并利用惯性测量单元(光纤陀螺和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以及转位机构构成试验验证装置,对论文所提出的技术进行相关试验验证。论文的主要工作有:
为了对后续相关技术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定义了旋转调制型捷联系统中的常用坐标系,并分析了单轴旋转惯性导航系统惯性敏感元件偏差的自补偿原理。给出了基于单轴四位置转停的惯导系统调制方案,分析了载体静止时四位置转停方案对惯性敏感元件误差补偿效果,以及尺寸效应和测角机构误差对惯导系统导航误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载体存在角运动时,四位置转停方案的调制效果,并进行仿真验证。
以惯性测量单元以及转位机构构成试验验证装置,通过对比多种运动条件下四位置转停方案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所构建的试验验证装置的性能,结果表明该试验验证装置能满足后续相关技术的试验验证要求。
为了缩短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时间,提出了单轴旋转惯导快对准算法。针对船用惯导系泊的环境特点,改进了传统惯性系对准中转换矩阵的求取方案,提出采用单轴转台辅助的水平调平+惯性系对准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姿态逆向解算方法,进一步缩短对准时间。然后对所提出的对准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然后进行了试验验证。
以提高单轴旋转惯导系统导航精度为目的,根据四位置转停方案对惯性敏感元件误差补偿效果,以及初始对准误差对导航精度的影响,分析需要进行估算和补偿的惯性敏感元件误差项。利用初始对准的航向效应,通过单轴转位机构的转位辅助,提出惯导系统四位置测漂+罗经回路测漂方法。然后进行了试验分析。
为保证惯导系统长期工作精度,在平台惯导系统综合校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OEPQ坐标系的捷联惯导系统两点校和三点校算法,分析了外观测信息精度对综合校正的影响。指出了基于OEPQ坐标系的捷联惯导系统综合校正算法实际使用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惯性系的捷联惯导系统综合校正算法,该方法不需要限制舰船的机动方式和航行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轴旋转惯导有方位信息的综合校正算法和无方位信息的综合校正算法,并完成试验验证。
|
|
|
|
1 |
贺娟;崔平远;陈阳舟;李振龙;;基于RBF网络的捷联惯导初始对准优化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6年04期 |
2 |
赵汪洋;庄良杰;杨功流;;自抗扰控制器在平台惯导系统动基座下初始对准应用[J];控制与决策;2007年02期 |
3 |
王新龙;王缜;;一种简捷的捷联惯导系统静基座快速对准方法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7期 |
4 |
王成;郝顺义;翁大庆;冯文;;基于混沌PSO算法优化LS-SVM的惯导系统测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2期 |
5 |
王世光;王振军;;火控系统中惯性技术的应用[J];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11年01期 |
6 |
钱伟行;刘建业;赵伟;赵文芳;;基于转动基座的SINS初始对准方法研究[J];宇航学报;2008年03期 |
7 |
龙兴武;于旭东;张鹏飞;王宇;汤建勋;;激光陀螺单轴旋转惯性导航系统[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0年02期 |
8 |
段江锋;秦永元;张亮;顾冬晴;;较大幅度摇摆条件下舰船捷联惯导自对准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1期 |
9 |
尚捷,顾启泰;捷联惯导现场最优标定方法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5年04期 |
10 |
杨亚非,谭久彬,邓正隆;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技术综述[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2年02期 |
11 |
张宁;;基于UKF的捷联惯导大失准角初始对准方法[J];计算机仿真;2011年06期 |
12 |
任思聪,王墨君;带单轴稳定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J];航空学报;1988年09期 |
13 |
史国荣;丛源材;戴洪德;;无迹卡尔曼滤波器在惯导初始对准中的应用研究[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
14 |
高伟熙;缪玲娟;倪茂林;;一种引入陀螺角速度信息的快速对准方法[J];宇航学报;2010年06期 |
15 |
杨海波;高广林;王瑞臣;;动基座惯导系统快速初始对准方案[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0年05期 |
16 |
王新龙,申功勋;一种快速精确的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方法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3年05期 |
17 |
牛立,李莉,赵慧,庄良杰;自抗扰控制技术在捷联惯导动基座初始对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3年06期 |
18 |
郭美凤,杨海军,滕云鹤,章燕申;激光陀螺惯导系统扰动基础上的初始对准[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9 |
王丹力,张洪钺;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非线性滤波算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9年03期 |
20 |
王新龙;;惯导系统可观测性及最佳可观测子空间的定量研究[J];宇航学报;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