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仿生射流减阻射流孔布局研究

汝晶  
【摘要】:将生物体的某些特殊生理结构运用在流体介质减阻技术中,是目前在减阻领域中的一个新生的热点问题。仿生射流就是一项以生物生理结构特征作为模拟原型的减阻技术,其以鲨鱼鳃部鳃裂呼吸过程中可以产生射流这一现象作为仿生结构的模拟依据,建立相应特征的仿生模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减阻效果及减阻机理。仿生射流表面减阻技术在诸多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如航空航天飞行器、增加远程消防灭火炮射程、油气输运管道以及水中航行器等。 本文主要是从仿生角度出发,以鲨鱼鳃部的射流功能为研究对象,参照功能仿生学理论,通过对其生理结构所具特殊功能的分析与模仿,建立相应的仿生模型,并根据鲨鱼鳃裂特征及现有的仿生射流减阻单孔射流的受力矢量图来确定射流孔排布形式以及尺寸范围。然后对所建模型进行合理且细密的网格划分,研究现有的数值模拟方法、湍流模型、求解技术、边界条件以及初始条件等,最后选取适宜本文研究应用背景的各参数及条件。 以计算机为数值计算平台,分析不同排布单元因素对射流减阻效果的影响,而后确定最佳射流孔排布尺寸,再以部分排布尺寸模型为依据,加工出相应的实验样件,以小型减阻测试试验装置为试验平台,进行与数值计算时相同的流场条件下的实验测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数值仿真与实验测试结果的差异。最后结合数值仿真与平台实验结果,分析仿生射流表面的减阻机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倩;金星;曹正蕊;黄辉;;激光等离子体点源减阻技术中入射能量对气动阻力的影响[J];推进技术;2010年03期
2 刘准;窦志国;黄辉;方娟;;来流马赫数对激光等离子体减阻性能影响[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年04期
3 曹伟;魏英杰;王聪;邹振祝;黄文虎;;超空泡技术现状、问题与应用[J];力学进展;2006年04期
4 胡海豹;宋保维;杜晓旭;马骥;;条纹沟槽表面近壁区流场数值计算[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年04期
5 胡海豹;宋保维;刘占一;黄明明;潘光;;基于湍流边界层时均速度分布的脊状表面减阻规律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5期
6 刘志华;董文才;熊鹰;;雷诺数对沟槽减阻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宋保维;马骥;胡海豹;刘占一;;某新型减阻试验台理论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06期
8 熊天红;易文俊;;高速射弹超空泡减阻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J];工程力学;2009年08期
9 许超;汪静;刘娅琛;姜兰钰;;仿生沟槽减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10 傅耀;王彤;陈锦成;谷传纲;许峰;;受限空间内射流影响下主流内气固两相流动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1年01期
11 李沛峰;张彬乾;陈迎春;陈真利;;减小翼型激波阻力的鼓包流动控制技术[J];航空学报;2011年06期
12 丛茜;封云;任露泉;;仿生非光滑沟槽形状对减阻效果的影响[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6年02期
13 常跃峰;姜楠;;沟槽壁湍流多尺度相干结构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8年05期
14 胡海豹;宋保维;刘占一;黄明明;黄桥高;;小型专用风洞试验段流场特性试验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5 黄桥高;潘光;胡海豹;刘占一;;脊状表面航行器模型减阻特性的风洞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0年02期
16 王新亮;狄勤丰;张任良;顾春元;;超疏水表面滑移理论及其减阻应用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10年03期
17 宋保维;刘占一;胡海豹;黄桥高;吴文辉;;翼型表面脊状结构减阻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10年05期
18 胡海豹;宋保维;黄桥高;刘占一;;水下湍流减阻途径分析[J];摩擦学学报;2010年06期
19 方娟;洪延姬;李倩;黄辉;;高重复频率激光能量沉积减小超声速波阻的数值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5期
20 胡海豹;宋保维;潘光;毛昭勇;杜晓旭;;鲨鱼沟槽表皮减阻机理的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攀峰;王晋军;鲁素芬;;气流角对一种圆柱被动控制减阻技术实验研究[A];2004全国结构风工程实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靖;张子平;;减阻技术在集中供热及空调水输配系统中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3 吴延鹏;刘立;;流体输配管道减阻技术的研究进展[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4 孙宗祥;;等离子体减阻技术[A];全国低跨超声速空气动力学文集第一卷(2001年)[C];2001年
5 陈大融;汪家道;陈皓生;;水下减阻与空蚀发生机理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余虔;谭畅;魏建国;韩先伟;;飞行器等离子体减阻技术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7 李国栋;;波状表面湍流边界层的数值计算及减阻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8 马汉东;;简论大型飞机减阻技术[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云峰;姜宗林;;高超声速钝头体支杆侧向射流减阻新机理试验研究[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10 杜广生;王德昌;周连第;;厢式货车井字型格栅法减阻节能的数值模拟[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云庆;仿生射流表面减阻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黄微波;水下航行器喷涂聚脲柔性涂层的制备及减阻性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王晓川;射流割缝导向软弱围岩光面爆破机理及实验研究①[D];重庆大学;2011年
4 刘捷;透平静叶前缘气膜冷却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8年
5 刘海涌;通道内有射流、出流和旋流共同作用时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张辉;以减阻增升减振为目标的尾流的电磁优化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7 袁锋;带前缘气冷的旋转涡轮流场实验与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辉;以减阻增升减振为目标的尾流的电磁优化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韩振兴;热敏液晶测温技术及其在平板气膜冷却实验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5年
10 余业珍;突片激励射流传热和混合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汝晶;仿生射流减阻射流孔布局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赵华琳;仿生射流表面减阻特性及减阻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曹昊;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射流轨迹及其影响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建森;空调冷冻水系统添加剂减阻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李天然;仿生减阻表面的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绍敏;仿生结构化表面阻力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董红玉;表面减阻涂层的制备及减阻因素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8 刘利献;叶栅通道内紊动射流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07年
9 张雷;天然气减阻剂的研制及减阻性能测试[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徐虹艳;涡轮叶片尾缘旋流冷却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洋;高速艇时速有望达到100公里[N];中国船舶报;2005年
2 特约记者 王宏伟;女博导和屎壳郎[N];协商新报;2007年
3 李占彬 通讯员 李炯;西气东输工程科技提升管道建设水平[N];中国石油报;2004年
4 张宝兰;国外输气管道技术发展趋势[N];中国工业报;2006年
5 ;西气东输 好的过程与好的开始一样重要[N];中国质量报;2005年
6 记者 王树勇 特约记者 单新煜;建成世界一流天然气管道[N];中国石油报;2001年
7 王树勇;建设世界一流的天然气管道[N];中国矿业报;2001年
8 于杰;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本报记者 姜斯雄;西气东输工程拉动我国管道技术发展[N];中国石油报;2003年
10 本刊记者 陈元国 通讯员 傅文奎;八千里路舞巨龙[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