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阵列雷达天线抗干扰方法研究

卢刘健  
【摘要】:随着雷达在现代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在现代雷达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针对雷达实施的干扰信号主要包括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而电子干扰机所发出的有源干扰最能影响雷达接收机的正常工作。根据干扰信号在天线波束内出现的位置将有源干扰分为来自主瓣方向上的干扰和旁瓣方向上的干扰。对于来自旁瓣方向上的干扰信号,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可以有效的抑制这种干扰,并且因其成本低、易实现等优良特点而被广泛使用。经过几代人的深入研究,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该技术存在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继而出现对消性能下降的问题。对于来自主瓣方向上的干扰信号,一般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会存在旁瓣电平抬高、主波束畸变和峰值偏移等问题。因此研究新的算法来消除主瓣和旁瓣方向上的干扰信号,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远场窄带均匀线阵天线的信号模型,并重点分析了三种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最优准则。其次,通过自适应旁瓣对消算法的原理和性能衡量指标来诠释能够影响对消系统性能的几种因素。针对较强的期望信号泄漏到辅助天线中时,引起的期望信号对消问题,给出了两种分别采用阻塞矩阵和特征子空间投影的自适应旁瓣对消波束形成算法,仿真表明两种算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期望信号对消问题,对雷达天线中的旁瓣干扰信号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再次,针对从雷达天线主瓣方向进入的干扰信号,仿真分析了三种抑制该种干扰信号的算法,分别为阻塞矩阵预处理、特征投影预处理、特征投影和协方差矩阵重构的自适应主瓣干扰抑制算法;总结分析了能够改善阻塞矩阵预处理和特征投影预处理主瓣干扰抑制算法中存在的峰值偏移问题的波束保形方法;而后,针对主瓣干扰和旁瓣干扰信号同时存在,且主瓣干扰信号功率较高时,特征投影预处理算法中出现的旁瓣干扰方向上的零陷变浅甚至消失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基于特征子空间的主瓣干扰抑制算法和线性约束与协方差矩阵重构的主瓣干扰抑制算法。仿真结果证明了两种改进算法在有效的抑制主瓣干扰信号的同时,可以保证旁瓣干扰信号方向具有较深的零陷,提高了系统的输出信干噪比。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仙茂,罗景青;多方位干扰对抗雷达旁瓣对消的效果分析[J];航天电子对抗;2003年06期
2 臧权;翁明善;;旁瓣对消系统功率倒置自适应算法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7期
3 冉小凤;魏青;;相关性对旁瓣对消效果的影响[J];电子科技;2011年03期
4 胡生亮,金嘉旺,李仙茂;雷达旁瓣对消的多方位饱和干扰技术研究[J];雷达与对抗;2003年03期
5 胡可欣;胡爱明;;自适应旁瓣对消在雷达中的应用[J];火控雷达技术;2006年02期
6 魏文慧;李可青;;闭环数模结合旁瓣对消技术[J];现代雷达;2007年03期
7 李丹;张瓅玶;冯正和;;单干扰旁瓣对消器的方向性性能仿真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7期
8 李佳佳;徐振海;王国玉;;利用极化滤波消除旁瓣对消器中目标效应[J];现代雷达;2007年08期
9 鲁佳琪;白渭雄;滕江川;;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设计与仿真[J];航空计算技术;2007年06期
10 罗成全;;宽带开环旁瓣对消技术[J];现代雷达;2008年10期
11 常晋聃;赵海华;易正红;甘荣兵;;目标信号效应对旁瓣对消系统性能的影响[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年05期
12 常晋聃;易正红;甘荣兵;;相关干扰对旁瓣对消系统性能的影响[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年01期
13 车俐;蒋留兵;;雷达旁瓣对消性能分析与实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S1期
14 赵刚;;自适应旁瓣对消分析[J];空间电子技术;2009年03期
15 李文生;赵军;朱明勇;;一种快速收敛的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J];火控雷达技术;2010年02期
16 王冬;;机扫雷达旁瓣对消算法研究[J];火控雷达技术;2011年01期
17 余非;范文江;张青苗;陈宝印;;自适应旁瓣对消性能分析与仿真[J];舰船电子对抗;2011年03期
18 刘潮;李政杰;童宁宁;;自适应旁瓣对消分析与仿真[J];现代防御技术;2011年02期
19 於建生;;米波稀布阵雷达自适应旁瓣对消[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2年06期
20 吕波;;一种消除旁瓣对消器中目标效应的新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牟连云;许大琴;;雷达旁瓣对消的方位饱和干扰法研究与仿真[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姚强;苏敏;陶建锋;;一种新的闭环数模旁瓣对消技术仿真研究[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刘晓斌;刘进;赵锋;张文明;;地杂波对旁瓣对消性能影响建模与仿真[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C];2014年
4 莫双喜;赵锋;张文明;;信号带宽和幅相误差对旁瓣对消性能影响分析[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高阳;贾鑫;张佳;尹灿斌;;雷达自适应旁瓣对消器脉冲干扰技术研究[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6 卢志刚;易之光;赵翠俭;李兵;吴士昌;;一种新型的自适应逆扰动消除器[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黄鹤;张丹;于伟东;严灏景;;功能自适应纺织品[A];第七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蓬;宋明玉;张林芳;王新远;;广义自适应相干累积算法改进及其在线谱增强中的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9 于慧君;陈章位;;道路模拟试验自适应时域复现控制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路迎晨;李兵;;一类自适应预测算法的全局收敛性[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晓雨;数据中心中自适应绿色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思佳;非均匀强杂波下的目标检测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航标;基于数字负载最小能耗的自适应电压调节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蓉芳;基于协同进化优化和图像先验的分块自适应压缩感知[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王玉着;地形自适应的高精度河网提取及其典型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6 郑威;从孕妇腹壁电信号中提取胎儿心电的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刘娇;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的自适应β约界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8 王胜春;自适应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刘亚;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智能自适应重构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10 马国成;车辆自适应巡航跟随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刘健;阵列雷达天线抗干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2 褚洪伟;一种模数混合式旁瓣对消系统的仿真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青松;星载干扰抑制技术研究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景梅;基于规则子阵的数字波束形成及旁瓣对消[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朱芳芳;雷达抗有源干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卫平;相控阵雷达基于部分阵元的旁瓣对消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琪;某数字阵列雷达旁瓣对消系统设计与实测数据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冉小凤;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的对抗性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波;基于旁瓣对消技术的卫星抗干扰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刘铭湖;改进的自适应旁瓣对消算法及性能优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