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系统科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殷莎莎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提供政治保障和思想支持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学生加强理论学习、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由知识体系向价值信仰体系转化的重要途径,其深化理论教学的功能已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我国学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已形成了基本模式和一般规范,但从整体上看现存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机制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实践教学的效果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只有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实现科学化和系统化,才可能从根本上建立起与时代诉求相符合的实践育人机制,从而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系统地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本文首先在阐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关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论述了运用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的合理性,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在阐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进行内在学理分析,从整体层面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功能进行了理论阐释。再次,在实践层面运用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的运行机制,即组织决策机制、教学管理机制、考评机制、保障机制、反馈机制与管控机制。最后,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交互关系为出发点,提出了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的相关对策,并首度运用信息有序原理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的管控测评模型。本文以系统科学的视角为切入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研究视野;将系统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理论进行学科交叉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的理论内容,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参考,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挥高校实践育人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欣;;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9年01期
2 李建权;成跃;;创新理念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12期
3 艾丹;;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8期
4 赵光军;;学分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刍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04期
5 赵光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6 曹砚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4年08期
7 杨娇珍;闫新丽;;利用网络拓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崔现花;;智慧移动课堂在高校思政课中运用探析[J];高教论坛;2019年03期
9 宋晓燕;刘丽娟;;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价值观教育统筹设计思路[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S2期
10 廉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改革与体系构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6年05期
11 李丹梅;;依托学生社团活动 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J];辽宁高职学报;2012年03期
12 张晓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点与完善思路[J];学理论;2019年11期
13 王丽红;;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构建途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年35期
14 何荣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J];东方企业文化;2017年S1期
15 吴薇;;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16 李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索[J];文存阅刊;2017年23期
17 谢洪兰;周艳;;规范高校思政课参观类实践教学增强学生“获得感”[J];考试周刊;2017年92期
18 周宇宏;;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江苏高教;2010年04期
19 李正军;文春风;;以“链”的思维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20期
20 刘勇;;高校思政课新教师教研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峰;;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机制探析[A];“决策论坛——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2 任元翻;刘春华;;课程思政融入普通高校武术选修课程的探索与实践[A];2021年全国武术教育与健康大会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21年
3 邵帅;;课程思政元素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组织”职能教学为例[A];“两化”教学模式在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中的探究和实践专题论文集[C];2021年
4 莫倩;罗安仲;黎丽;;就业导向下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5 黄小东;;工学结合模式下,浅谈职业(技工)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6 朱其锋;;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A];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C];2020年
7 李豆豆;;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探索[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8 钟婧;;高校思政类学生社团在战“疫”中的使命担当[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9 张中楷;;高校思政课应成为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领路人[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0 杨雪霞;葛伟伟;;高校思政课“课堂·网络·体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二)[C];2021年
11 周卿华;;浅谈把生活引入小学思政课的途径及方法[A];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年
12 袁曦;;“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分析[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2021年
13 韦水玲;;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2021年
14 胡敏;;高校思政课与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A];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八)[C];2021年
15 束亚芳;;"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五)[C];2021年
16 陈韦华;;从制度自信谈疫情防控下的中职思政课策略[A];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三)[C];2020年
17 金云;;提升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六)[C];2021年
18 程里;侯天宝;;中学思政课统编教材的教法与学法研究——基于“一体化背景”的审视[A];2020年中小学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9 吴佳哲;;创“三有”课堂,增思政课的话语能力[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五)[C];2021年
20 岳云雄;;后疫情时代高中思政在线课堂的“云”评价策略[A];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殷莎莎;系统科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2 陈爱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3 马曦;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20年
4 汪馨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爱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孟国芳;基于第二课堂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2 肖文芳;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对策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21年
3 郭文菊;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4 王守兰;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5 陈云;高中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D];河南大学;2020年
6 徐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20年
7 闫梦爽;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
8 字建勋;跨学科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年
9 刘琨鹏;“生命至上”视域下初中思政课“生命教育”对策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21年
10 张义;中央苏区思政课建设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1年
11 熊胜;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1年
12 唐萍;基于红色VR场馆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与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9年
13 杜衡;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年
14 曹园园;增强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的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年
15 贾晓宇;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主要形态及其实效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16 杨格格;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9年
17 曾艳玲;有效激励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相关分析[D];云南大学;2018年
18 段雪梅;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课”教育实验中的运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19 张文军;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9年
20 陈小蓉;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职业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用“四个聚焦”上好抗疫思政课[N];天津日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雷振海 黄浩 康丽 褚清源;被“讨论”激活的中小学思政课[N];中国教师报;2020年
3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刘慧;《中国制度面对面》为讲好思政课提供“金点子”[N];天津日报;2020年
4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基地研究员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许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从思政课做起[N];天津日报;2020年
5 闫丽;拨动心弦,打造有温度的思政课[N];天津日报;2020年
6 本报通讯员 王汝菲;一份颠覆传统思政课的“军令状”[N];中国科学报;2014年
7 记者 王尚华;一堂有温度的思政课 一场青春追梦的交流会[N];闽西日报;2020年
8 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杨彬;守正创新 让思政课活起来[N];淄博日报;2020年
9 淄博柳泉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孙辉;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推动思政课创新[N];淄博日报;2020年
10 刘忠勋 辽宁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办好思政课的根本遵循与战略框架[N];本溪日报;2020年
11 郝俊杰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宣传部部长 刘建锋 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四力”并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N];重庆日报;2020年
12 本报记者 张雯婧;区委书记们的思政课[N];天津日报;2020年
13 记者 李庆龄;市领导走进市第三十九中学宣讲五中全会精神并上思政课[N];安阳日报;2020年
14 王建芳;市委书记上思政课[N];新乡日报;2020年
15 记者 张雯婧;强化思政课建设 夯实铸魂育人根基[N];天津日报;2020年
16 夹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商咏梅;深化学校思政课建设探索与实践[N];乐山日报;2020年
17 记者 张亚丹;湛河区加强思政课建设[N];平顶山日报;2020年
18 记者 马迎春;感悟初心使命 书写出彩青春[N];信阳日报;2020年
19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彦仿 贾梦妍 王媛媛 饶俊华;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 让有意义的内容更有意思[N];乌鲁木齐晚报(汉);2021年
20 记者 苗青;全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场会召开[N];呼和浩特日报(汉);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