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融合的拱泥机器人检测系统研究
【摘要】:
拱泥机器人是一种能在水下泥土环境中按规划轨迹完成攻打千斤洞作业的新型水下特种机器人,用来替代目前潜水员攻打千斤洞的手工作业。攻打千斤洞是沉船打捞作业中的一项关键工序,即在沉船底部清理出一条穿引抬船用钢缆的通道。目前攻打千斤洞由潜水员采用手动攻泥器进行作业,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危险性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蠕动原理拱泥机器人基础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基于数据融合的拱泥机器人检测系统的研究工作。拱泥机器人的检测系统是拱泥机器人研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拱泥机器人能否按规划轨迹完成打洞作业的前提和保证。
文中综述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的研究现状,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一种新的多门类跨学科的信息综合、信息处理技术。总结了数据融合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方向,分析了数据融合技术在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现状。
根据拱泥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特点和特定的工作环境,通过对拱泥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提出了拱泥机器人的检测方案。其定位系统针对拱泥机器人以蠕动方式运动的特点,利用机器人的姿态信息和拱泥头位移信息,采用相对定位的方法实现拱泥机器人的定位。其避障系统利用加速传感器检测机器人是否遇到障碍,使拱泥机器人在遇到不可攻穿的障碍时不被损坏。其工作压力检测系统利用多个压力传感器,检测整个气压系统的各部分的工作状态。
论文中研究了拱泥机器人的总体检测结构,上层为PC机,中层为主AVR4433单片机,下层为从AVR4433单片机,各层之间采用串行通讯。对拱泥机器人的工作压力检测系统、避障检测系统和定位系统进行了设计,选择了传感器,设计了各传感器的接口电路和检测软件。
运用误差分析理论对拱泥机器人定位误差累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LMS算法减小拱泥机器人的定位误差。对自适应算法的应用和分类进行了研究,尤其是非递归的横向滤波器的结构。在MSE线性滤波中权值的均方误差函数的推导的基础上,对LMS自适应滤波器的结构和收敛性的理论分析进行了研究。对文中采用的LMS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有效地降低定位系统的误差。
为提高拱泥机器人定位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相对定位方法的累积误差,
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数据融合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减小拱泥机
器人的深度误差。并针对卡尔曼滤波因模型不准确而导致的滤波发散问题,
提出了模糊卡尔曼的数据融合算法。根据卡尔曼滤波中新息的大小,利用模
糊控制器实时地估计卡尔曼滤波增益的权重系数,增加新息的利用率。仿真
结果表明模糊卡尔曼滤波器能有效地降低定位系统的深度误差,抑制因野值
的出现而导致的滤波发散。
在实验室内建立了拱泥机器人原理样机的实验系统,利用模拟实验验证
了机器人检测系统的性能。对拱泥机器人在直线轨迹和平面轨迹上运动时定
位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
|
|
|
|
1 |
杨清梅,王以伦,王岚,孟庆鑫;拱泥机器人定位系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3年05期 |
2 |
涂国平,邓群钊;多传感器数据的统计融合方法[J];传感器技术;2001年03期 |
3 |
汪诚;基于单片机的制冷系统数据融合自修正模糊控制方法[J];电子工程师;2002年02期 |
4 |
宁坤,刘翌南,杨洁,傅明;基于数据融合的识别方法研究[J];无线电工程;2004年12期 |
5 |
陈源;杨峰;;基于目标识别的D-S数据融合[J];战术导弹技术;2006年04期 |
6 |
何英;韩元杰;;NIDS中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警报过滤算法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西部科技;2007年04期 |
7 |
梁凯;潘泉;程咏梅;张兴国;;样本均值随机加权估计数据融合方法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3期 |
8 |
赵宝;叶震;赵晓峰;陈少田;;多Agent数据融合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7年12期 |
9 |
李宏刚;吕辉;邱建国;;一种新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关联算法[J];战术导弹技术;2007年06期 |
10 |
杨利平;王颖龙;;数据融合在防空C~3I系统中的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年12期 |
11 |
潘昶;朱敏;;一种基于模糊贴近度的多站数据融合算法[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8年06期 |
12 |
徐锐;刘金根;;图像边缘检测中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J];硅谷;2009年15期 |
13 |
张雯娟;朱响斌;;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内融合算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0年03期 |
14 |
金宏斌;肖兵;华中和;;预警监视系统数据融合能力评估体系研究[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15 |
苏思;姜礼平;邹明;;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测控数据融合[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年03期 |
16 |
陈福增;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数学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5年02期 |
17 |
耿立恩,潘旭峰,李晓雷,祝嘉光;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18 |
周逸峰
,亨利·伦
,帕特瑞克·C·亚普
,韩华;数据融合的精确极大似然配准算法[J];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1998年07期 |
19 |
;SPIE专题索引[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9年02期 |
20 |
张兆礼,张毅刚,孙圣和;无损检测中的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技术[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