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CH_4)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
【摘要】:催化燃烧是控制和消除NO_x的有效方法。与普通燃烧方式相比,催化燃烧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与能量利用率。天然气(CH_4)较石油、煤等燃料污染程度低,在燃烧过程中所排放的CO_2、SO_2和NO_x等污染物较少。目前催化燃烧技术中的最大困难就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因此,本论文通过对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钙钛矿型催化剂和六铝酸盐型催化剂的研究,找到了一种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好且催化活性高的适合甲烷催化燃烧的催化剂。本实验分别利用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钙钛矿型催化剂和六铝酸盐催化剂。用XRD、BET和SEM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不同类型催化剂上甲烷燃烧的活性。结果表明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和钙钛矿型催化剂较适合甲烷燃烧的低温阶段,而六铝酸盐型催化剂则适合甲烷高温催化燃烧。其中Ba_(0.8)La_(0.2)MnAl_(11)O_(19)—聚乙二醇(PEG,分子量为4000)的效果最佳。此催化剂经1200℃焙烧4h后比表面积为24.7m~2/g。当空速为150,000h~(-1)时,甲烷在700℃就完全转化,比一般的六铝酸盐型催化剂活性较高。
|
|
|
|
1 |
刘宪云;崔艳明;;Pt的加入提高了PdO/Al_2O_3催化剂反应活性[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年03期 |
2 |
汪正红;冯绍杰;杨萍华;;Sr_2Fe_(1-x)Mg_xMoO_6复合氧化物的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3 |
王伟;季生福;银凤翔;卢泽湘;李成岳;刘辉;;Ce_(1-x)Ni_xO_2/Al_2O_3/FeCrAl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烷催化燃烧性能[J];分子催化;2006年06期 |
4 |
郑舒;贾丰春;黄沛沛;;反应条件对CuO/Y_2O_3-ZrO_2-Al_2O_3催化甲烷燃烧性能的影响[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
5 |
张力;闫云飞;李丽仙;冉景煜;;微型燃烧器内甲烷预混催化燃烧的数值研究[J];化工学报;2009年03期 |
6 |
李彤;张科;刘说;豆立新;李永丹;;Ca_xLa_(1-x)MnAl_(11)O_(19)六铝酸盐催化剂上甲烷的催化燃烧[J];催化学报;2007年09期 |
7 |
张旭霞;许延辉;崔建国;徐海平;;共沉淀-喷雾干燥法制备钴酸镧催化剂[J];稀土;2010年06期 |
8 |
周伟华;肖德海;李静;杨向光;吴越;;Ni-Ce-O/ZrO_2催化剂上甲烷低温催化燃烧[J];应用化学;2006年02期 |
9 |
刘宪云;高利平;;助剂对PdO/Al_2O_3催化剂的抗硫中毒性能影响[J];化工科技;2011年02期 |
10 |
马丽景;王林宏;李殿卿;宋永吉;;Mn、Fe取代六铝酸盐的结构和甲烷催化燃烧性能[J];化工学报;2006年11期 |
11 |
钟北京,洪泽恺;甲烷微尺度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1期 |
12 |
王盈;朱吉钦;李成岳;;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取热技术[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13 |
钟北京,伍亨;甲烷/空气预混气体在微通道中催化转化的数值模拟[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
14 |
张鑫,陈耀强,史忠华,李丽娜,龚茂初;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催化燃烧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年03期 |
15 |
闫智慧,何洪,张密林,戴洪兴,孙继红,訾学红;Ba_(0.8)La_(0.2)MnAl_(11)O_(19)催化剂制备及其甲烷燃烧活性的研究[J];应用科技;2005年05期 |
16 |
周长军,林伟,朱月香,谢有畅;SnCuO催化剂上甲烷的催化燃烧性能[J];催化学报;2003年03期 |
17 |
潘路,李选民,欧阳晓东;论LEL检测仪的校正系数[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5年01期 |
18 |
王亮;何洪;戴洪兴;訾学红;薛彬;王振阳;赵卫锋;;天然气预混催化燃烧的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7年05期 |
19 |
曾文;解茂昭;;烷烃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6期 |
20 |
许考;刘中良;康天放;何洪;马重芳;;预混天然气催化燃烧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