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新技术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未来十五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是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历史性发展契机,黑龙江省如何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并带动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已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黑龙江省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本文运用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经济学、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国内外以及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比较,提出了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近而系统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模式:
一是产业结构模式。基于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选择的动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新技术产业选择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主导产业的培育及调控,以及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从而带动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
二是产业组织模式。通过对区域产业组织模式的分析,提出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产业组织模式和基于组织创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前者包括基于市场结构的组织模式和基于内部关联的组织模式;后者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虚拟集群以及战略联盟等组织模式。通过调控产业组织模式,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内、外部的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是产业布局模式。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人力资本、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商贸环境、知识外溢和政策环境等区位因子的层次加权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建立适合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布局模式,发挥各地市的区位优势,促使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最优化。
四是产业制度创新模式。通过对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制度创新现状以及与国外制度创新分析比较,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制度创新模式,即以知识财产权创新为核心,建立知识财产权为取向的财产权制度;以企业制度创新为保障,建立保证创新者分享知识创新收益的企业治理结构;以
|
|
|
|
1 |
王正怀,谭敏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J];政策;1998年09期 |
2 |
唐飞云,谢文锋,余炳才;发展江西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
3 |
毕然,李林凯;充分开发智力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J];工业技术经济;1991年04期 |
4 |
薄金锋;;黑龙江省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4期 |
5 |
张星;;改善生物医药现状 体现大北京观念[J];科技潮;1997年07期 |
6 |
周大鸣;;顺潮而动乘势而上——上海企业集团实施战略调整的动因[J];集团经济研究;1998年08期 |
7 |
;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J];宁波经济;1998年12期 |
8 |
徐月兰;;高新技术的“孵化器” 风险投资的先行者——记武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公司[J];今日湖北;1999年08期 |
9 |
江小涓;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吸收外商投资的[J];投资北京;2000年04期 |
10 |
张丰超
,黄波;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述评[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49期 |
11 |
毛良伟;中小型外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动力和运作模式[J];广东经济;2000年04期 |
12 |
沈伟;向上海学什么[J];今日浙江;2000年Z1期 |
13 |
;北京华讯通信监测技术公司[J];科技潮;2000年02期 |
14 |
;省外传真[J];四川政报;2000年23期 |
15 |
李藩海;;加快机电一体化技术产业的发展[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00年01期 |
16 |
岳梅,李晋红,张沁裕;论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J];机械管理开发;2001年03期 |
17 |
牛芳;高新技术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
18 |
健,姚建文,谭军;创新 创业 创环境——湖南省高新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1年05期 |
19 |
戚文海;;中俄高新技术合作产业化对策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20 |
;调味数字全席[J];每周电脑报;2001年2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