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海水中微生物膜下金属材料初期腐蚀行为

林晶  
【摘要】:硫酸盐还原菌(SRB)是微生物腐蚀中最主要的微生物之一,SRB在金属表面附着、生长、新陈代谢及死亡等生命活动导致了金属表面状态、金属/海水界面结构及附近化学成分的改变,由此引起的材料的局部腐蚀,己有众多学者作过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微生物膜下金属材料腐蚀初期的微观行为研究还较少,对生物膜/金属界面腐蚀机制的研究还不透彻。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微生物腐蚀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国产船用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生物腐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工作使用从青岛海域的海泥中富集培养出的SRB,研究了SRB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曲线。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微生物膜在固体表面的形成过程,同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的力-距离曲线在微观尺度上测量了探针针尖与生物膜表面的粘附力,证明了微生物容易在固体表面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形成微生物膜。 对SRB在Q235A钢、304SS和高锰铝青铜表面所形成的微生物膜和腐蚀产物膜进行了离线(SEM)的和原位(AFM)的监测。结果表明在最初的金属表面的生物膜形成过程中,金属本身的表面特征对生物膜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形成的微生物膜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腐蚀过程。以不锈钢为研究电极,首次结合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研究了阴极极化对微生物膜的影响。 利用X射线衍射仪及X衍射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金属材料在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中腐蚀产物组成,以及生物膜中离子的迁移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不同的腐蚀产物对材料的腐蚀作用。 采用自腐蚀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等方法,对Q235A钢、304SS和高锰铝青铜材料的腐蚀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的SRB在材料表面形成的微生物膜、腐蚀产物膜和代谢产物所导致的腐蚀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岳建平;王玉春;杨暹;;油田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蒋波;弓爱君;李晓刚;杜翠薇;李成;;硫酸盐还原菌在8个土壤试验站中的分布规律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8年04期
3 郎序菲;邱丽娜;弓爱君;马雪;;微生物腐蚀及防腐技术的研究现状[J];全面腐蚀控制;2009年10期
4 林晶;阎永贵;马力;钱建华;;304不锈钢在硫酸盐还原菌环境中的腐蚀电化学特性研究[J];全面腐蚀控制;2006年02期
5 倪怀英;;油田注水系统微生物腐蚀及其控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84年06期
6 孙翠霞;弓爱君;邱丽娜;杜翠薇;李晓刚;;硫酸盐还原菌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用[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6年03期
7 赵晓栋;段继周;武素茹;侯保荣;;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Q235钢表面腐蚀产物的形成和转化[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8年05期
8 汤平;王坤;徐燕;刘永军;;硫酸盐还原菌在石油集输系统中的分布规律[J];山西化工;2009年02期
9 杨慧;薛小平;傅增祥;王伟;宋凯;呼延霆;汪桦;;海洋环境中微生物腐蚀及其防护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年01期
10 张燕;林晶;于贵文;;304不锈钢的微生物腐蚀行为研究[J];表面技术;2009年03期
11 方世杰;刘耀辉;王强;于思荣;宋雨来;;SRB对AZ91镁合金在含氯离子溶液中腐蚀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7期
12 郑强;李进;;硫酸盐还原菌生物膜下BFe30-1-1铜合金的腐蚀行为[J];材料保护;2009年04期
13 杜一立;李进;崔连军;赵哲军;;生物膜在B30合金微生物腐蚀中的作用[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7年06期
14 黄金营;魏红飚;金丹;孙艳伟;;抑制油田生产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方法[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5年06期
15 于亮;李佰广;孙琦;韩斯琴;王振东;;硫酸盐还原菌引起的腐蚀及微生物防控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2009年06期
16 门洪;张静;张丽华;徐志明;;工业冷却水中硫酸盐还原菌诱导腐蚀研究进展[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1年07期
17 孙成,韩恩厚;土壤湿度变化对Q235钢的硫酸盐还原菌腐蚀影响[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5年05期
18 贾思洋;孙成;王佳;许进;朱景龙;王帅;张峰;;剥离涂层下管线钢腐蚀研究进展[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7年03期
19 方世杰;刘耀辉;佟国栋;王强;蒋磊;于思荣;;镁合金与其它金属的微生物腐蚀行为比较[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8年02期
20 伍远辉;罗宿星;勾华;孙成;;微生物对Q235钢在黄壤土中腐蚀行为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华;陈兴尧;李松梅;;SRB诱导铝合金微生物腐蚀中NO_3~-的作用[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士强;王鹏;张盾;;铜在无氧海水中的微生物腐蚀行为的研究[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陈天虎;金鑫;王进;金杰;;硫酸盐还原菌分解硫酸盐矿物过程及产物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蔺存国;段东霞;;微生物腐蚀及其防护技术[A];2008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李松梅;孙杰;刘建华;;燃油体系中铝合金微生物腐蚀的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阿丽娜;王黎;严巧凤;张皓;关婷;;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及其生理特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刘常宏;;海岸潮间带盐沼湿地硫酸盐还原菌及氧化菌的特性及分布[A];第二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魏仁超;鞠玉玲;李焰;;硫酸盐还原菌对钢材氢吸收行为的影响探究[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邱廷省;彭艳平;;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研究与应用[A];合作 发展 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苏宇;陈天虎;吕剑;王进;金杰;彭书传;;稻草为碳源硫酸盐还原菌处理强酸性矿山排水的实验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悟;硫酸盐还原菌多相分类系统与综合防治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林晶;海水中微生物膜下金属材料初期腐蚀行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方世杰;硫酸盐还原菌对AZ91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4 马保国;硫酸盐还原菌与固体废物协同修复煤矸石污染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5 王洪芬;涉海抗菌耐蚀性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万逸;硫酸盐还原菌的电化学快速检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7 黄金营;含咪唑杂环的长链烷基双季铵盐的合成及其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王华;硫酸盐还原菌对几种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付绍;硫酸盐还原菌生物膜下钢铁材料腐蚀行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于林;硫酸盐还原菌生物膜电活性及腐蚀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彩红;冷却水微生物腐蚀测量方法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0年
2 刘怀群;硫酸盐还原菌代谢产物对海水中溶解氧电化学还原反应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3 万里;嗜热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抑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笑居;给水管道的微生物腐蚀[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许丹丹;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微生物腐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卢林鹤;硫酸盐还原菌及硫杆菌与铀的氧化还原作用[D];西北大学;2012年
7 张超;耐高盐高碱硫酸盐还原菌的选育[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8 武素茹;海洋厌氧微生物膜对碳钢的腐蚀机理与过程[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刁立慧;AZ91镁合金在硫酸盐还原菌溶液中的耐蚀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高东盼;硫酸盐还原菌诱变筛选及其脱硫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石;美绘出腐蚀油气管细菌基因组图谱[N];中国石化报;2004年
2 孟晶;合理采用防腐技术可免近半损失[N];中国化工报;2008年
3 魏仁华;防腐涂料保护作用备受重视[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安徽岳西水电集团 刘纯银;期待环保购物袋进万家[N];工人日报;2007年
5 顾钢;德国实用技术集锦(七)[N];科技日报;2004年
6 黄海所;老化荒芜贝类养殖滩涂可以修复[N];中国渔业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孔德芳;科技防护衣能不能护得住文物?[N];科技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屈建军;纳米技术阻止石质文物风化[N];中国档案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李凯 通讯员 魏仁华;石油工业为防腐涂料带来发展契机[N];中国化工报;2007年
10 黄珊;陶氏工业水基产品用杀菌剂亮相[N];中国化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