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模糊质量功能配置技术研究
【摘要】:
质量功能配置是面向用户的系统化产品设计方法,通过质量屋矩阵转换方式,将用户需求逐层分解为各阶段设计和制造要求,实现产品的并行开发。为了解决产品早期设计阶段质量功能配置中存在的输入信息不确定性和判断的主观性所带来的本质模糊性问题,本文以质量屋信息模糊化处理为主线,对模糊环境下的质量屋分析与决策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文在分析传统质量功能配置方法采用精确数字标度无法有效处理模糊性问题的不足基础上,基于质量屋输入信息的语言变量表达形式和质量屋构建过程的主观评估方式,建立了完整的模糊质量屋理论框架,并围绕质量屋建立与分析中各部分的信息模糊化处理以及模糊环境下的质量屋决策研究解决方法。
用户需求的提取与分析是质量功能配置的关键环节,规范化流程和结构化表达是信息获取的有效方法,利用模糊动态聚类方法可以实现用户需求项的层次化管理。重要度是质量屋的基本输入信息,本文分析了主观确定和客观确定方法的片面性,提出了一个综合主客观因素的模糊评判逆过程方法,利用客观信息建立模糊关系方程,以主观信息推导评判结果,按择近原则确定近似的权重分配。该方法能够有效利用容易获取的主客观信息,实例研究结果证明了可行性。
技术特征重要度排序是质量屋的重要输出信息,本文针对采用模糊序关系进行两两对比方法计算复杂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通过建立一致的参照基准,定义效用函数,大幅减少了计算次数,解决了多个技术特征模糊重要度排序效率问题,提高了排序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目标值的配置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多目标决策过程。本文分析了质量屋技术特征配置存在的模糊因素,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模糊目标、模糊约束和模糊系数的可能性线性规划模型,克服了局部模糊优化的不完整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技术特征优化配置结果是一个随着可信性和可能性不同而变化的改进区间。
产品设计是一个多方案评估与择优过程。为了使质量屋能够用于方案评估,用方案排序矩阵替换技术竞争性矩阵,对质量屋结构进行了改进,以关系矩阵联系用户需求与方案技术特征,实现面向用户的技术方案评估。为了解决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的方案评估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质量屋的模糊方案优选模型。首次提出直接利用质量屋输出的技术特征模糊权重和设计方案定性、定量指标建立模糊决策矩阵,以海明距离为测度工具,采用模糊折衷方法进行模糊多属性决策,实现了早期设计阶段的方案优先级排序。仿真研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质量功能配置的多功能小组工作模式体现了群决策特点。本文研究了知识协同的原理和方法,确定了质量屋群决策模型的先综合评估结果再统一决策原则。充分考虑质量功能配置过程内在模糊性和成员偏好差异,提出了一个基于模糊群决策的质量屋方案评估模型,通过群体信息综合加权和指标加权,实现信息协同,计算各方案与模糊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确定方案的优先次序。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为质量屋应用于设计方案择优提供了实用化方法。
|
|
|
|
1 |
崔勇;孙枫;;基于质量功能配置的模糊设计方案优选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年02期 |
2 |
王云霞;;基于Web的数控磨床客户需求调查分析系统[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年13期 |
3 |
徐楠;王胜春;任秀华;;基于实例的质量功能配置数据库开发技术[J];机床与液压;2008年08期 |
4 |
李延来;雒兴刚;姚建明;焦明海;;基于竞争性评价的质量屋中工程特性最终重要度的确定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19期 |
5 |
李延来;唐加福;姚建明;徐捷;;质量屋构建的研究进展[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
6 |
牟健慧;李少波;韩涛;马玉钦;;TRIZ理论对QFD中问题的改进[J];机械设计;2010年03期 |
7 |
范志庚;;QFD在电子连接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8年04期 |
8 |
张跃刚;;基于流阻性能试验的质量功能配置方法[J];煤矿机械;2007年08期 |
9 |
李延来;雒兴刚;韩毅;姚建明;焦明海;;基于效用评价的质量功能配置中工程特性改进重要度确定的综合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年03期 |
10 |
滕健;查建中;刘阶萍;;基于质量功能配置的绿色产品设计与优化[J];工程设计学报;2009年05期 |
11 |
吴新丽;李仁旺;张思荣;徐兴;罗昊;;QFD与正交试验混合方法在大批量定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05期 |
12 |
邓超;马晓彬;吴军;周献振;;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质量屋顾客需求分析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年06期 |
13 |
周耕书;杨国柱;王汝鑫;;舰炮反导系统总体结构分析及其优化决策[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14 |
黄珏,严洪森,崔志伟;基于模糊度量的质量功能配置系统设计[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
15 |
孔造杰,郝永敬,许长勇,陈朝阳;质量功能配置在营销设计中的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0年06期 |
16 |
巩敦卫,许世范,王雪松;基于质量功能配置的洗选产品优化设计[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0年03期 |
17 |
周康渠,廖林清,韩晓刚,梁白兰;改进的质量功能配置在订单驱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07期 |
18 |
苏颖,于明,张伯鹏;基于信息的质量功能配置公理化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2年10期 |
19 |
王颜新,李向阳,徐晓飞,徐宣国;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立体质量屋决策方法在虚拟企业中的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5年10期 |
20 |
张炎亮,张琳娜,赵凤霞;数据包络分析法在QFD中的应用[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