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处理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
天津地铁2号线红星路站工程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华昌道与红星路交口,顺驰桥旁,工程范围内原为旧居民楼,地质表层多为杂填土、房屋旧基础,其下部多为砂粘土及砂层。红星路站采用的围护结构是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一种机械化程度较高、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对下步施工工序影响较大的施工工艺。它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步深基坑作业及主体结构的安全,是红星路车站施工的重要分部分项工程。其地下连续墙处理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本文结合该工程,充分考虑场区、构筑物以及现有地质情况的特点,对应用m值法计算地下连续墙中内力进行了应用讨论,合理设计地下连续墙的各项参数,从工程所处的环境、经济效益、施工过程中是否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施工的进度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对下步基坑开挖主体结构施工的要求等多方面对比分析,提出了地下连续墙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控制方案。
通过对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工程风险分析,提出了可行的预防措施。首先要确保在施工中导墙一定要做在原状土上,否则会导致施工时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向结构内侵线,增大基坑开挖时混凝土的凿除量,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其次要注意成槽的垂直度问题,地下连续墙的垂直度直接影响到下步基坑开挖、防水的施工。控制地下连续墙的垂直度主要靠成槽司机对成槽质量的控制,且与成槽机本身的测斜装置有关。也可采用打引孔的方式,进行成槽控制。指出了清底置换的质量会影响沉渣厚度。当沉渣过厚时,混凝土的粗骨料在下部沉积、水泥浆上浮,影响墙身的抗渗质量。
在采用地下连续墙对天津地铁2号线红星路工程进行基坑围护处理后,基坑开挖时,基坑的变形程度明显小于围护桩结构,基坑渗水情况也明显好于围护桩结构,场地周围建筑物也没有受到影响。施工时噪音小,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通过对地下连续墙墙身缺陷及其位置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判定了墙身混凝土完整性。通过与以往地下连续墙的质量对比分析,得出了应用本文所建立的施工技术研究方案的地下连续墙墙体的工程质量优于传统方法,并发现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材料强度越高、颗粒级配越好,抗渗性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