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我国公立医院过度医疗治理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医疗费用支出也飞速增长,“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愈演愈烈,引起了经济、社会、政治等一系列问题,基本抵消了由医药卫生改革给民众带来的好处。从医疗服务实践和众多研究结果来看,公立医院中广泛存在的过度医疗挤占了有限的医疗资源,是导致以上医疗服务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医、患、督三方信息不对称则是过度医疗产生的根源。因此,从信息对称的角度来探讨治理过度医疗的对策,对稳固医药改革成果,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公平性与可及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过度医疗是如何形成的。分析了医方与患者、医方与监督方、患者与监督方的委托代理关系,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代理人相对处于信息优势地位。采用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对三方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医方将选择对患者诱导需求,患者则会选择与医方合谋过度消费医疗服务,而诱导需求和过度消费都可能导致过度医疗。
其次,剖析了过度医疗产生的机理。通过对机理内涵的深入理解,确定了“构成要素—相互关系—作用路径—结果”的机理研究模式。指出了医疗服务供给、医疗服务需求、内外作用力构成了过度医疗产生的基本要素。采用供需理论对医疗服务供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特殊的供需关系使过度医疗成为可能。另外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过度医疗产生的内外因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医药利益链上主体追求利益而形成的利益驱动机制是过度医疗产生的内因,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监督失效则是过度医疗产生的外因。
然后,探讨了治理过度医疗的对策。在总结了国外治理过度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治理过度医疗的模式、内容和方法。在前文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应以医方为切入点,采取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同时开展的模式,主要解决医患、医督、患督信息不对称来达到治理过度医疗的目的,并论证了临床路径在治理过度医疗中的有效性。
再者,为了科学准确地对过度医疗治理效果进行评价,从医患督三方构建了评价过度医疗治理绩效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并通过对多种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建议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立医院过度医疗治理绩效进行评价。从改善医患督三方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给出了有效治理过度医疗的保障措施。
最后,以剖腹产临床路径为例,对过度医疗治理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与传统治疗模式相比较,临床路径能有效改善医患、医督、患督问的信息不对称,达到治理过度医疗的目的。
|
|
|
|
1 |
马亦龙;;过度医疗不止,看病贵问题难解[J];团结;2011年02期 |
2 |
白剑峰;;过度医疗猛于虎[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5期 |
3 |
王志胜;把脉“过度医疗”[J];健康大视野;2005年08期 |
4 |
杨同卫;过度医疗的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年02期 |
5 |
临边;;我们身边的“过度医疗”[J];法律与生活;2009年07期 |
6 |
应心;信息不对称影响过度医疗的伦理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4年11期 |
7 |
徐浩英;;我看过度医疗[J];家庭医学;2006年01期 |
8 |
徐炎;;过度医疗,是医生和患者都不希望的[J];中国健康月刊;2006年11期 |
9 |
郑伟达;;过度医疗是潜在的恶性肿瘤[J];中华养生保健;2011年06期 |
10 |
本刊编辑部;;过度医疗谁之过?[J];首都医药;2010年01期 |
11 |
姚宝莹;;不容忽视的外科过度医疗[J];首都医药;2010年17期 |
12 |
本刊编辑部;;触目惊心的过度医疗[J];家庭医学;2006年01期 |
13 |
易鸣;;过度医疗之我见[J];祝您健康;2011年10期 |
14 |
唐哲;;透视“过度医疗”[J];中国报道;2006年06期 |
15 |
张忠鲁;过度医疗:一个紧迫的需要综合治理的医学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3年09期 |
16 |
李刚,梁红娟,郭照江,闵婕,张贺龙,苏勤;关于肿瘤专科诊疗最优化与过度医疗[J];医学与哲学;2004年08期 |
17 |
刘振江,周胜华,贺达仁;冠心病介入治疗过度应用的分析和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5年03期 |
18 |
张墨宁;;过度医疗几时休?[J];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06期 |
19 |
翟利平,卢振和;过度医疗与适度医疗[J];现代医院;2005年09期 |
20 |
姚宝莹;;统一的临床诊疗指南缺失 过度医疗在所难免[J];首都医药;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