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声诱饵第一类边发边收方案及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凭借着其先进的信号处理性能,智能鱼雷已经成为海军舰艇的主要威胁,而现有的声诱饵系统,由于技术的落后,已经不能对智能鱼雷进行有效地对抗,因此,必须发展具有边发边收功能的智能声诱饵系统。第一类边发边收是指在声诱饵发射模拟已方舰艇辐射噪声的条件下对来袭鱼雷进行检测和报警,关键技术是在模拟已方舰艇辐射噪声及其混响构成的强干扰下,对鱼雷主动自导信号进行检测与估计。
为了有效地对鱼雷主动自导信号进行检测和估计,进而实现第一类边发边收,必须对诱饵发射的模拟已方舰艇辐射噪声及其混响进行有效地抑制,而利用单矢量传感器的组合指向性,可以方便有效地实现这一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两个基于矢量传感器的智能声诱饵第一类边发边收方案,并对其中的拖曳式声诱饵方案的接收信号信噪比进行了估算,得到了其大致取值范围。
由于不具备鱼雷主动自导信号先验知识,本文提出的方案采用了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和估计。首先,从理论上对过零频率估计器、基于最小均方误差(LMS)准则的自适应线谱增强器(ALE)和自适应notch滤波器及其性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然后,对以上三者的算法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研究。通过仿真计算研究,对过零频率估计器的频率估计性能、自适应线谱增强器(ALE)和自适应notch滤波器的滤波性能以及信号参数估计性能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地研究和验证,并且优化了它们各自的参数。
理论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在估计的信噪比范围内,可以较好的实现对鱼雷自导信号的检测和估计,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矢量传感器的拖曳式声诱饵方案有望实现第一类边发边收功能。
|
|
|
|
1 |
侯朝焕,阎世尊,武振东;双重权自适应线谱增强器[J];仪器仪表学报;1982年03期 |
2 |
梁国龙,陈晓忠,赵羽;界面反射对窄带信号参数估计影响的仿真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
3 |
邓俊元;马远良;;实数LMS算法自适应线谱增强器稳态响应的求解[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
4 |
蒋卫跃;自适应线谱增强器在主动声纳中的应用研究[J];声学技术;1999年04期 |
5 |
张维全;宋绪栋;周新鹏;;对抗宽带自导鱼雷的一种声诱饵实现技术[J];舰船科学技术;2008年05期 |
6 |
苑秉成,陈喜,周徐昌,张振山;声诱饵仿真试验系统[J];应用声学;2003年04期 |
7 |
肖娟;顾浩;曹志敏;;声诱饵建模与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8年11期 |
8 |
杨真勇;吕海平;;声诱饵干扰主动声纳浮标声探测效能分析[J];兵工自动化;2010年08期 |
9 |
郭业才,赵俊渭,陈华伟,李桂娟,韩静;基于高阶统计量的水下目标动态线谱增强算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10 |
侯琳;胡波;章桂永;;潜艇自航式声诱饵发射方向的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年06期 |
11 |
邓开;向小梅;顾颉;;尺度式声诱饵多亮点模型[J];声学技术;2011年02期 |
12 |
申晓红;赵宝珍;王海燕;;基于ALE的高分辨率频率估计新方法研究[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7年01期 |
13 |
陈军;王汝夯;;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声诱饵对抗鱼雷效能评估[J];鱼雷技术;2008年05期 |
14 |
杜国秀,徐阳;水面舰艇反鱼雷技术的发展[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2000年04期 |
15 |
魏占海,徐步安,黄海明;拖曳式声诱饵对抗效果评价方法探讨[J];声学与电子工程;2002年03期 |
16 |
高学强;杨日杰;张林琳;;反鱼雷方案对抗效能定量评价模型[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0年02期 |
17 |
刘彦琼;岳瑞永;田作喜;韩晶;;基于谐波簇自适应线谱增强器的舰船轴频电场检测[J];装备环境工程;2011年02期 |
18 |
高学强;杨日杰;孙建国;杨春英;;水声对抗器材反鱼雷组合使用建模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05期 |
19 |
董阳泽,罗修波,刘平香,姚蓝;基于声诱饵仿真系统的水声对抗仿真系统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03年01期 |
20 |
惠娟;赵安邦;梁国龙;;自适应方法在声呐脉冲模块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