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SH波作用下复合缺陷问题研究

张学义  
【摘要】: 本文在线弹性力学范畴内,利用Green函数和二次“裂纹切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SH波作用下无限弹性介质中圆形孔洞或圆形夹杂与其附近任意双直线型裂纹(复合缺陷)的相互作用问题。通过构造一个适合解答本文问题的Green函数,求出该函数为含有孔洞、夹杂和单裂纹时弹性空间内任意一点承受时间谐和出平面线源荷载作用时位移函数的基本解。然后采用“裂纹切割”方法建立问题的求解积分:即从缺陷(包括孔洞、夹杂和单裂纹)对SH波散射问题出发,沿第二个裂纹位置施加反向应力,即在欲出现裂纹的区域加置与缺陷和单裂纹对SH波散射产生应力相对应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出平面荷载,从而构造出第二个裂纹,并因而得到孔洞或夹杂与双裂纹同时存在条件下的位移与应力表达式,利用此表达式讨论了孔洞或夹杂周边的动应力集中问题。 利用Green函数、裂纹人工切割和多极坐标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SH波作用下弹性介质半空间中多圆弹性夹杂和单直线型裂纹的相互作用问题。求解该问题的方法是构造一个适合解答本文问题的Green函数,该函数为含有多圆夹杂的弹性半空间上任意一点承受时间谐和的出平面线源荷载作用时位移函数的基本解。然后采用“裂纹切割”方法建立问题的求解积分:即从缺陷对SH波散射问题出发,沿裂纹位置施加反向应力,即在欲出现裂纹的区域加置与缺陷和单裂纹对SH波散射产生应力相对应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出平面荷载,从而构造出一条裂纹,并因而得到多圆夹杂和单直线型裂纹共存条件下的位移与应力表达式,利用此表达式讨论夹杂周边的动应力集中情况。 本文所作的具体工作如下: 1.利用适用于孔洞问题的Green函数,采用二次“裂纹切割”的方法导出了圆形孔洞与双直线型裂纹相互作用的位移和应力表达式。并给出具体的算例,通过算例研究了SH波入射情况下无限弹性体中圆形孔洞与其附近任意双直线型裂纹作用时的孔洞周边动应力集中问题,讨论了入射波数、入射角度、两裂纹的长度比、裂纹位置等因素对此问题的影响情况。 2.研究了SH波入射情况下无限弹性体中圆形弹性夹杂与其附近任意双直线型裂纹的夹杂周边动应力集中分布问题。采用二次“裂纹切割”方法导出了圆形弹性夹杂与双裂纹相互作用的位移和应力表达式,研究了圆形夹杂周围的动应力集中情况,并利用具体的算例,讨论了入射波数、入射角度、两裂纹长度比、裂纹位置、基体和夹杂材料剪切模量比等因素对动应力问题的影响。 3.利用适用于此问题的Green函数,采用一次“裂纹切割”与多极坐标的相结合方法导出了多个圆形夹杂与单裂纹相互作用的位移和应力表达式。并利用具体的算例,研究了SH波入射情况下半空间弹性体内两个圆形弹性夹杂与单直线型裂纹的相互作用时,弹性夹杂周围的动应力集中情况,讨论了入射波数、入射角度、裂纹位置、两个夹杂之间相对位置、基体和夹杂材料性质组合形式等因素对动应力集中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立民,孙焕纯;靠近边缘的洞孔的应力集中问题[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59年06期
2 唐立民;相邻几个圆孔的应力集中问题[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59年06期
3 嵇醒,刘西瑞,邹祖炜;复合材料内由纤维断裂引起的应力集中[J];应用力学学报;1984年01期
4 胡超,刘殿魁,马兴瑞,王本利;厚壁圆柱壳开孔应力集中问题的复变函数解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8年05期
5 多连通问题研究组;半无限平面被不等直径的两圆孔所削弱的应力集中问题[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60年01期
6 任耐梅;;塑性应力集中计算方法的探索[J];强度与环境;1985年04期
7 唐立民,周承倜;非圆洞孔的应力集中问题[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59年06期
8 贾乃文;用复变函数方法求解复杂形式的应力集中问题[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1期
9 夏伟;胡成;瞿尔仁;;ANSYS子模型分析技术在处理应力集中时的应用[J];工程与建设;2006年02期
10 刘智;王玉冰;王瑞刚;;弹塑性应力集中系数的实验研究[J];机械强度;1992年02期
11 欧阳鬯,冯景艳,王旅生,王德民;用增量法解涡轮缺口部位的弹塑性应力集中问题[J];力学学报;1978年04期
12 龙驭球,包世华;扁壳圆孔附近的应力集中[J];固体力学学报;1983年04期
13 赵光恒;王春华;;廊道型孔口的应力集中[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14 王敏;王锡平;周慎杰;;偶应力理论的无网格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8年04期
15 银光球;盛冬发;;有限板宽孔边应力集中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6 胡超,赵晨文,吕薇,马晓波;厚壁容器圆柱壳开孔应力集中问题(Ⅰ)[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17 杨晶;;圆孔孔边应力集中的经典解与有限元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34期
18 李双;赵峻;;边界元法解各向异性应力集中问题[J];山西建筑;2010年26期
19 陈国平;张代全;罗小惠;叶姚;;基于脉动流血管应力集中及疲劳的三维有限元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20 徐秉汉,郭成喜;船舶工字型梁开孔应力集中的计算方法[J];应用力学学报;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周香莲;;饱和土中孔洞应力集中问题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2 刘东常;藉东;陈学茂;杨廉海;马文亮;谢巍;张多新;;水电站钢筋混凝土岔管结构的受力分析[A];第六届全国水电站压力管道学术论文集[C];2006年
3 李强;杨庆;;尺寸效应对岩体破坏的影响[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理论与应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强;杨庆;;尺寸效应对岩体破坏的影响[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郁馨;张旭;吕志涛;;悬挂楼层的动力反应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6 陈建华;贾佳;骆笑梅;;杭徽高速公路高架桥的设计[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谢桂兰;张平;龚曙光;;夹杂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细观应力场的影响[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8 任启鸿;单思聪;杨皓;赵红平;;微纳米材料表面效应的有限元模拟[A];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进展: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宏亮;刘殿魁;;SH波作用下孔边裂纹的动应力集中问题[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金增洪;;20世纪90年代正交各向异性钢桥面的发展[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钟羡;缺口应力预测和裂纹尖端约束评估[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凤明;结构中弹性波与振动局部化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年
3 张海;波函数展开法在弹性波散射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4 李宏亮;SH波作用下孔洞、夹杂与直线形裂纹的相互作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周浩洋;波传播的单位分解有限元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雪荣;灰色系统模型及其在应力集中问题中应用[D];江苏大学;2003年
2 许蔚;层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3 奚泉;方钻杆旋塞阀本体的有限元分析与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4 田宇;改善高拱坝陡坡坝段应力集中的结构分缝形式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张宁;开孔圆沉箱开孔区域应力集中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侯超;船体强度状态监测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陈铭;热钢坯端面打号机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王国春;基于有限元重合网格法的结构多尺度分析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9 杨志华;混凝土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应力分析及裂缝追踪计算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赵嘉喜;薄板中圆形弹性夹杂对弯曲波的散射与动应力集中[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