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海杂波混沌分形特性分析、建模及小目标检测

王福友  
【摘要】: 海杂波(海表面回波),即来自雷达发射脉冲照射局部海面的后向散射回波。为了深入揭示海杂波的内在物理特性和规律,在实测IPIX雷达海杂波数据基础上对海杂波进行混沌分形特性分析、建模,同时为了解决传统舰载和岸基雷达难以检测出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的现状,在本文研究出的海杂波的内在物理特性和统计规律基础上对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进行检测。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在实测海杂波数据基础上,运用关联维、Lyapunov指数、Kolmogorov熵三个指标判断出海杂波的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针对海杂波的电磁散射是一种时空现象,提出研究海杂波的时空混沌特性更能揭示海杂波的本质,基于实测数据对海杂波的时空混沌进行定性分析,运用关联长度和借助耦合映像格子(CML, Coupled Map Lattice)模型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判断出海杂波具有时空混沌特性。 2.对海杂波分形特性进行较深入地研究。基于小波分析对海杂波的Hurst指数进行了计算,得出距离单元含有小目标和只含有海杂波的Hurst指数具有明差异的结论。考虑到海杂波的多奇异性和非线性非平稳的特点,提出基于小波模极大值(WTMM, Wavelet Transform Modulus Maxima)和多分形消趋势波动分析(MFDFA, Multifractal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两种方法对海杂波进行多重分形特性进行分析,分别计算了多重分形指标:尺度指数τ(q),广义Hurst指数h(q),奇异谱f(α)三个指标,得出单一距离单元的海杂波时间序列具有多重分形特性。为了进一步分析一组数据多个距离单元的海杂波分形特性,提出一种时间-距离单元-幅度图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一组数据的多个距离单元的海杂波数据也具有分形特性,尤其是数据中含有小目标更佳表现多重分形特性,这进一步说明海杂波和小目标的分形特性不同。 3.针对海杂波是一种时空现象和海杂波非线性非平稳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耦合映像格子(LSSVM-CML,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Coupled Map Lattice)的海杂波时空预测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的预测效果优于基于加权一阶局域法、归一化RBF神经网络、Volterra预测器、LSSVM算法的海杂波时间序列非线性预测效果。 4.为了解决传统雷达恒虚警率(CFAR,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方法不能有效地检测出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的现状,在海杂波的时空混沌特性、多重分形特性、时频分析和统计规律基础上提出4种新的小目标检测方法:LSSVM-CML方法、广义分形维偏差法、时间-Doppler法、局部幅值统计法,实验结果表明这4种方法是有效的,可在对小目标及海洋环境没有先验知识条件下较准确地检测出小目标。 5.针对实测数据存在的雷达测量噪声和来自于粗糙海面的动态噪声,这些噪声会影响海杂波内在特性分析,因此论文采用均值、中值、小波阂值法、经验模式分解(EM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算法分别对海杂波信号进行去噪,重点研究了基于小波阈值法和EMD算法的海杂波信号进行去噪。实验结果表明db2小波双曲线阈值函数HeurSure阈值模式和EMD算法去噪效果较好,由于EMD算法去噪是全数据驱动的,因此去噪效果最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韩雪谦;黄湘鹏;黄晓刚;;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检测性能研究[J];现代雷达;2011年07期
2 张翼飞;张俊;田志全;;海杂波背景下的非相干积累目标检测[J];中国雷达;2011年02期
3 杨勇;冯德军;王雪松;张文明;肖顺平;;低空雷达导引头海面目标检测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8期
4 李云龙;赵宏钟;;基于K分布雷达海杂波建模与仿真[J];制导与引信;2011年02期
5 姜维;邓维波;杨强;;高频超视距混合天地波雷达海杂波特点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8期
6 张林;黄勇;关键;何友;;基于广义符号最大或最小选择检测器[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7 肖春生;察豪;周沫;;基于EMD的海杂波特性与目标检测[J];雷达与对抗;2011年02期
8 赵建军;肖雄波;杨利斌;;基于AR模型和ZMNL变换的K分布海杂波仿真方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年08期
9 易声奇;张智军;祝锋;汪军;;高重频模式下的海杂波仿真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年08期
10 练学辉;王向敏;申宏亚;王玲玲;;基于贝叶斯判别法的超视距雷达探测距离预测方法[J];雷达与对抗;2011年02期
11 张浙东;田霞;李慧明;尹志盈;张玉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雷达杂波评估与应用系统[J];计算机应用;2011年S1期
12 郑殷超;;C波段岸基雷达波形激励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13 姜维;邓维波;杨强;;基于分段多项式建模的电离层污染校正算法研究[J];遥测遥控;2011年04期
14 刘明园;邓有为;何建军;李峰祖;;SIRP法相干相关K分布雷达杂波仿真[J];战术导弹技术;2011年04期
15 郭海燕;董云龙;关键;;基于分数阶模糊函数的海面运动弱目标检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6期
16 程建;;基于粒子滤波与层级形状描述的红外目标跟踪[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6期
17 甄红飞;龚耀寰;刘涛;;基于TLS-ESPRIT算法的OTHR瞬态干扰抑制[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18 全英汇;张磊;邢孟道;保铮;;天波超视距雷达缺损信号的频谱重构[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8期
19 陈锋;黄湘鹏;;舰载固定翼预警机雷达技术[J];现代雷达;2011年06期
20 周万幸;;天波超视距雷达发展综述[J];电子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婷婷;毛军军;吴涛;宋杰;;多重分形和商空间理论在蛋白质结构类分析中的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翁桂荣;秦树伟;;基于多重分形特征的金属断口图像识别[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吕建国;高清维;孙兆奇;;Au-MgF 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的多重分形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4 宁新宝;王俊;;生理信号中的多重分形[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万中美;陈刚;;基于小波变换及多重分形的图像边缘检测[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6 唐镇;王建波;杨会杰;;汇率序列的可见图分析[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7 杨明;梁大开;万鹏飞;;智能材料损伤检测的多重分形应用[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谢淑云;鲍征宇;;地球化学场的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谢淑云;鲍征宇;贾先巧;;地球化学场的分形与多重分形研究[A];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地质过程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谢平;林洪彬;王霄;刘彬;;一种用于故障诊断的多信息熵监测方法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福友;海杂波混沌分形特性分析、建模及小目标检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苏晓宏;海杂波的特性分析与目标检测处理[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李大辉;网络视频流量的多重分形建模与多步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刘闯;若干化工过程的复杂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苑宝;多重分形理论及其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6 杜干;目标检测的分形方法及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7 时艳玲;高距离分辨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孙韩林;互联网流量、时延性质及预测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陈洪涛;石油期货市场多重分形特征及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李锰;地貌与地震形变场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明;中国证券市场的多重分形及有效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2 陈春芳;基于实测海杂波数据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裕;海杂波特性分析与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苏欣欣;雷达海杂波半经验统计建模和目标检测性能预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密霞;基于多重分形的语音情感识别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彩虹;多重分形过程性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周斌;基于小波分析的中国股市的多重分形辨识与应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乔天航;某海关雷达的海杂波特性分析及数据处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孙沙淘;地质勘查数据的分形处理及其在铜陵—安庆地区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10 程花花;基于分形理论的安庆气候变化分析[D];安徽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谢蒲、韩庆贵、李智舜;美军“宙斯盾”系统[N];人民日报;2003年
2 沙踪;中国电波传播研究五十年回眸[N];中国电子报;2007年
3 筱笛;献身科学的“帅才”[N];大众科技报;2001年
4 毛敬雄 本报特约记者 蔡年迟;探访我海军“电磁蓝军大本营”[N];中国国防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