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复杂环境下雷达信号的分选识别技术研究

柴娟芳  
【摘要】: 为了提高被动雷达导引头在密集、复杂、多变的信号环境中正确分选跟踪信号的能力,本课题围绕雷达信号的分选识别算法在被动雷达导引头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在雷达信号分选跟踪器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基础上,分析了传统分选模型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雷达信号分选模型。论文针对该改进模型的同时到达信号的分离、预分选参数的选择提取、脉内调制特征的选择提取等功能模块展开深入细致探讨,并对每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针对传统分选模型不能分选同时到达信号的缺陷,借助盲源分离技术研究了几种对同时到达信号分离具有明显优势的新方法。首先,将Fast ICA算法应用于分离雷达信号中,提出了基于Fast ICA算法的雷达信号分选算法,它可以很好地分离各种不同调制类型的脉冲雷达信号。其次,结合全局最优盲源分离算法,提出了基于伪信噪比最大化的盲源分离算法,该算法从独立信号完全分离时信噪比最大出发,建立基于源信号与噪声协方差矩阵的伪信噪比目标函数,并将目标函数的寻优过程转换为求解广义特征值的问题·,它不需要任何迭代运算,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且信源独立就可以保证算法有解。然后,针对盲源分离开关算法无法有效分离多源信号的缺陷提出了盲源分离拟开关算法,它用峭度作判断函数自适应选择加权激活函数,该算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分离空间未知多源线性混叠信号。 针对单一相位差提取需要较高信噪比的缺陷以及天线往多元化和立体化方向发展的现象,提出了基于纯相位向量的动态聚类预分选算法。它先利用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提取多个通道间的相位差构造纯相位向量或纯方向角向量,并以此作为聚类对象,采用准C-均值动态聚类法和序列搜索法完成对空间雷达信号的预分选处理。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更好地实现较低信噪比下的预分选处理。 在分析极化特征可作为信号分选参数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宽频带被动雷达导引头无法提取极化特征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双极性曲折臂天线的极化干涉仪的分选支路设计,并给出了基于数字信道化技术的极化参数频域提取的具体模型。将极化分选的概念首次引入被动雷达导引头的信号分选中,为分选同时到达、同频、同向等复杂雷达信号提供全新可靠的途径。 针对经典参数无法正确描述脉内调制雷达信号的问题,从硬件可实现和理论前沿研究角度分别提出了基于IF子代特征向量的提取与自动分类算法和基于FRFTα域-包络曲线的特征向量提取与聚类分选算法。前一种方法首先对瞬时频率作相关预处理,提取瞬时频率方差、相关系数及其自相关函数极值个数等多个参数构造子代特征向量,再构造自动分类决策树完成对空间雷达信号的分选;后一种方法先通过FRFT后搜索得到旋转角域的包络函数,提取包络曲线峰值所对应的a值、峰值大小以及包络曲线的峰度等三个参数构造新的特征向量,再结合聚类分选就所提取的新特征向量完成对各种雷达信号的分选。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上述两种新特征向量作为信号分选参数补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最后,结合数字信道化接收机与分选处理器实际调试所遇到的问题,给出了基于数字信道化的新型分选具体模型及新分选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万军,樊甫华,谭营;聚类方法在雷达信号分选中的应用[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4年04期
2 叶菲,罗景青;一种基于BFSN聚类的多参数综合分选算法[J];雷达与对抗;2005年02期
3 陈彬;骆鲁秦;王岩;;基于粒子群聚类算法的雷达信号分选[J];航天电子对抗;2009年05期
4 江涛,何明浩,翟卫俊;小波神经网络在雷达信号分选中的应用[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4年06期
5 李合生;韩宇;蔡英武;陶荣辉;;雷达信号分选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12期
6 井塬塬;;基于C均值聚类算法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J];电子科技;2011年04期
7 姚彦茹;吕威;;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在雷达信号分选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07年06期
8 李一兵;田雪怡;李志刚;;基于独立分量技术的信号分选方法研究[J];信息技术;2008年12期
9 刘扬;刘璘;杨波;;雷达信号分选技术[J];舰船电子对抗;2008年05期
10 李振兴;卢景双;张国毅;王威;;一种自动选择参数的雷达辐射源SVC分选方法[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1年02期
11 何涛;康慨;;浅析雷达信号分选技术[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8年06期
12 张春林;;基于脉冲幅度的预处理方法[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9年02期
13 丁兴军;;一种基于DSP的信号分选硬件平台设计[J];舰船电子对抗;2009年06期
14 韩俊;何明浩;翟卫俊;陈昌孝;;基于PRI变换和小波变换的雷达信号分选[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09期
15 雍元红;李立萍;;基于旋转变换法的雷达信号分选[J];电子对抗;2008年05期
16 丁凯;赵红云;;一种雷达信号综合分选的新方法[J];制导与引信;2010年04期
17 张秀辉;刘以安;曹宁生;李三全;;基于集对分析的雷达信号分选算法[J];现代雷达;2010年02期
18 王宇;;基于PRI变换的未知雷达信号分选算法研究[J];电子科技;2010年11期
19 张洪亮;杨承志;;基于ISODATA聚类的复杂体制雷达信号分选[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0年06期
20 杜镇奇;姜永华;段鲁生;李铮;严飞;;被动导引头寻的技术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浩;王力;姚宏达;李为良;李婷婷;;复杂雷达信号环境等效射频仿真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曾安军;;雷达信号特征分析技术及软件设计[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书静;郭建军;兰中文;;复杂雷达信号的模拟产生[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冀平;袁益林;马进兆;;用频带压缩技术记录雷达信号的原理分析[A];船舶通信与导航(1997)[C];1997年
5 杨石玲;刘逸平;;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在近程毫米波雷达中的应用[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6年
6 柳晓鸣;索继东;;记录区域可控雷达信号记录器的实现方法[A];船舶通信导航学术会议(1993)论文集[C];1993年
7 张冀平;袁益林;马进兆;;用磁带记录雷达信号时的时基校正及失落补偿技术[A];船舶通信与导航(1997)[C];1997年
8 金红;房少军;柳晓鸣;索继东;;雷达信号记录仪时间数据记录方法[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学术年会(1992)论文集[C];1992年
9 邓玉婷;黄默;龙腾;;一种雷达回波模拟器的软件设计与实现[A];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国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吴委;廖学军;;战场电磁环境仿真中的雷达信号建模与仿真[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娟芳;复杂环境下雷达信号的分选识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谢绍斌;载波调制混沌雷达信号理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志刚;脉间波形变换的雷达信号分选与识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段军棋;正交波形MIMO雷达信号设计及处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贾可新;通信侦察中的信号分选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国强;复杂环境下未知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张雯雯;LPI雷达信号的消噪与参数估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陈韬伟;基于脉内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顾村锋;多载波补码相位编码雷达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邓斌;多载频相位编码雷达信号设计与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正巧;雷达信号实时分选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宇;未知雷达信号PRI的快速分选识别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锋;基于相位展开的雷达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余秀美;雷达信号监测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郭鹏;雷达信号数字化单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6 吴称光;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与识别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邓明毅;雷达信号参数估计算法的DSP实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柳书高;抗反辐射导弹技术研究及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马银玲;脉压雷达信号抗干扰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高军;基于PCI总线的雷达信号发生器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新特约通讯员 胡积权;连云港警备区构建“四位一体”海防信息网[N];中国国防报;2007年
2 张建良;七二四所研制出新一代数字化雷达[N];中国船舶报;2008年
3 陈正勋 胡学银;长航集团研制出雷达分显器[N];中国船舶报;2008年
4 卡洛·库普 澳大利亚《空中力量》杂志 本报特约编译 郭宣;打破谬论:俄第五代战斗机技术不逊色西方[N];世界报;2008年
5 刘晓滨 徐亨通;“我的事业和位置在中国!”[N];解放军报;2006年
6 李凌本报记者 傅小冰;电子“狗”潜藏更多事故隐患[N];中国质量报;2007年
7 余蓉芳;法卫星要侦测全球雷达[N];中国国防报;2007年
8 刘裕国郭嘉 胡晓宇 申进科;找到那条特殊的航迹[N];人民日报;2008年
9 古田月;战场“透明度”的较量[N];中国国防报;2003年
10 张喆;于无声处起惊雷[N];战士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