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振动信号采集系统研究

张承海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涉及多学科高度交叉、只是高度集中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它综合了传感器、嵌入式计算机、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和分布式信息处理等技术,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同完成对各种环境或检测对象的信息的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这些信息通过无线方式被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从而实现物理世界、计算世界以及人类社会这三元世界的连通。 本文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的TopDisc算法,详细描述了TopDisc算法定义、原理、分类以及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TopDisc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颜色标记理论找到簇头结点;其中基于结点度数的LMA和LMN算法、GAF算法、TopDisc算法等是最常见的算法。本论文对TopDisc算法进行了改进,其原理是通过设置传感器结点电量的最小阈值,当簇首结点电量阈值小于规定的范围,簇首结点就会在其规定范围内搜索是否有备用电量高于设置阈值的结点,有的话就让其作为簇首结点,没有的话就会向父簇首结点发送拓扑切换消息,父簇首结点再向上传递该消息直至汇聚点,汇聚结点记录失效簇,当汇聚点发现失效簇过多时,该消息向全网络广播后,网络中的各簇首结点转而使沿第二个汇聚点的生成树流向对应的汇聚点。改进后使得稳定性得到了增强,也使得网络结点能量消耗更加均衡。 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振动信号采集系统。重点研究了传感器结点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基于Zigbee技术和ARM技术的振动信号采集系统,即通过CC2430模块和MEMS加速度传感器ADXL345组建无线传感器网,通过这些模块对对数据进行传输,同时也将控制命令转发给Zigbee局域网,主要过程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感应测点加速度的大小,采用串行SPI通信方式传送给CC2430,再由该芯片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给PC机,从而实现振动信号的测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利民;叶驰;廖勇;;传感器网络的路由机制[J];计算机科学;2004年03期
2 姚向华;韩九强;;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配置问题研究[J];信息与控制;2006年02期
3 陈红;肖军;苏洁;;基于DSP的动态传感器网络实验平台的设计和开发[J];信息与控制;2006年02期
4 刘媛;邴志刚;;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研发[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李凯;;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6 王日俊;刘峰;凌国宇;周金龙;;浅谈传感器的发展[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3期
7 丰少伟;彭鹏菲;程远国;;传感器网络的数据查询处理技术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01期
8 肖德琴;冯健昭;周权;杨波;;基于高斯分布的传感器网络信誉模型[J];通信学报;2008年03期
9 张玲玉;张玉峰;李凤霞;李丽敏;;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J];硅谷;2009年15期
10 胡博;沈军;;空降作战中传感器网络需求分析[J];国防科技;2009年04期
11 刘瑞玲;李祥林;;无线传感网络研究与应用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2期
12 陈靖;;数据采集传感器网络与大容量存储器[J];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05期
13 尹亚光;丁贵广;;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压缩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年07期
14 徐平平;王岩;周萍;刘培;;传感器网络技术与标准化连载(四) 传感器网络通信与信息交互技术解析[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Z1期
15 宋光明,葛运建;智能传感器网络研究与发展[J];传感技术学报;2003年02期
16 朱黎明,周乐青,邓灿烽;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13期
17 石高涛;廖明宏;;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问题与进展[J];计算机科学;2005年08期
18 李春杰;刘瑞霞;王继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平台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1期
19 陈帅;钟先信;石军锋;廖晓纬;;无线微型传感器网关研究[J];自动化仪表;2006年04期
20 顾一中;;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志军;陈红;;传感器网络中能量高效的聚集算法研究[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2 解婷婷;樊小泊;陈红;;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动态线路的连续查询处理[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6年
3 程时端;;传感器网络[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谢志军;陈红;;传感器网络中能量高效的区域连接算法研究[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5 姚剑波;;无线Mesh传感器网络中的位置隐私[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纪守领;李金宝;;基于公共子树缓存的传感器网络查询技术研究[A];第26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C];2009年
7 曾加;慕春棣;胡建斌;;基于博弈论的传感器网络能量平衡路由[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石为人;张阳;邓鹏程;;传感器网络局部时间同步协议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张和生;潘成;杨军;贾利民;董宏辉;梁玉庆;梁乙朝;;一种面向交通状态获取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房栋;李宇;尹力;黄海宁;;水声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研究与实现[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汉江;海洋监测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越超;中高速传感器网络服务质量保障关键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3 张可;无线移动自组织及传感器网络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匡哲君;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策略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吴晓培;传感器网络的部署以及节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易叶青;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数字水印的安全数据收集机制[D];湖南大学;2011年
7 张晓丽;光纤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及其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郜帅;移动传感器网络高效数据收集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崔筱宁;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扩散型事件监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吴秋云;面向动态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跨层优化技术在传感器网络中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白莉;改进DV-Hop算法在随机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广;基于NS2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多路径路由算法仿真与实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昊为;传感器网络中基于Voronoi网格的快速覆盖判定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彭蓓雷;基于低时延和区分服务的中高速传感器网络QoS保证MAC协议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6 沈卓;基于虚拟MIMO的无线温室测控系统传感器网络结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王岩;基于流场守恒律模型的传感器网络路由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肯生;电力载波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何鎏;基于嵌入式系统和现场总线的多参量传感器网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军;非均匀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及其仿真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杰;物联网两项行业标准正式立项[N];中国建设报;2010年
2 布轩;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在北京成立[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许泳;传感器网络将与互联网融合[N];计算机世界;2007年
4 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王楠;传感器网络SoC芯片制成[N];科技日报;2010年
5 ;中国首台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诞生[N];网络世界;2006年
6 记者 过国忠;我国传感网首批6项标准发布[N];科技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吴磊;物联网关键技术亟待突破[N];通信产业报;2009年
8 工业和信息化部 通信科技委委员 侯自强;物联网仅仅才开始[N];计算机世界;2009年
9 本报记者 韩义雷 过国忠;无锡加快建设物联网“感知中国”中心[N];科技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  张兰 记者  赵凤华;我国研制出首套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N];科技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