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深部壳幔结构对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制约作用
【摘要】: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30余口井发现碳同位素呈反序排列,即13C113C213C313C4,显示出了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特征。在研究松深15s近垂直深反射地震资料和区域构造的基础上,讨论松辽盆地深部壳幔结构对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制约问题,发现特殊的壳幔结构对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生成、运移与存储具有重要意义。
中地壳上部与下部均发育低速高导层,依据深反射地震资料的双谱特征,推测其性质为与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密切相关的地幔流体。徐家围子断陷之下,多发育热底辟体,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内,深部地幔流体析出铁族元素,加速了费托反应,同低速高导层一起,构成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生成的制约因素。深大断裂是非生物成因天然气运移和分布的主控因素,深反射地震剖面上直接观察到中地壳底部广泛发育低速带的特殊反射,依据反射特征与双谱异常特征,可能使中地壳底部部分熔融状态的相变带,盆地内发育的壳幔尺度深大断裂收敛,形成中地壳底部拆离面。
深大断裂和拆离带拆沉作用控制着地壳的均衡调整,对松辽盆地的形成、演化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构成了复杂的非生物成因天然气输导体系。沿深大断裂上涌的地幔流体在断陷内深大断裂附近分布,与基底风化壳一起形成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储集层。深部壳幔结构既相互作用又密切联系,产生对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复杂制约作用,在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壳幔尺度内形成了生成、运移与存储的良好匹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