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岩性油藏录井精细解释方法
【摘要】: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目标逐步转向油藏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吉林探区找油勘探的目标也越来越复杂、隐蔽。当前,找油的目的层主要集中在比较隐蔽的薄互层岩性油藏,或厚层的近源粗碎屑砂砾岩储层形成的岩性油藏中。这些勘探目标在快速钻井条件下,给录井油气显示的发现和油气水层解释评价带来了很多困难。
针对松辽盆地南部隐蔽的薄互层岩性油藏,困扰我们多年的技术难题就是高显示出水层的认识评价,这严重影响了录井综合解释符合率的提高。结合近几年的录井科研成果,在系统总结吉林探区高显示出水层的种类及其评价方法基础上,重点对低孔、低渗粉细砂岩储层形成的束缚油高显示出水层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吉林探区通过引入核磁录井评价技术,应用核磁录井谱图形态法,较好的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气测资料又是录井发现和评价油气层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料。如何在评价复杂油气层过程中应用好气测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项目组通过研究,应用松辽盆地南部最广泛分布的区域标志层,嫩江组油页岩层和青一段油页岩层,建立了该区气测评价新方法-气测标志层比值法。用显示层气测峰值,与标志层值气测峰值之比,来进行油水的评价,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伊通地堑是吉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块,由于断陷盆地的复杂性,给录评价造成了很多困难:一方面,近源粗碎屑沉积岩性以砂砾岩为主,造成岩屑录井显示级别低,地化分析值也偏低,造成评价困难。另一方面,远物源细碎屑沉积的高显示储层,产液性、产液量评价困难。
对于近源沉积的双二段大套粗碎屑储层,砂砾岩颗粒较粗,岩屑录井录不到胶结物,从而影响到岩屑显示的定级和地化录井分析值,而气测录井却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立足于气测录井来进行研究,通过组份分析发现,该区气测组份发育较全(与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相比),从而引入气测烃比值即3H法,很好的解决了该区大套砂砾岩储层的评价难题,从而提高了录井解释评价精度。
针对砂砾岩储层,胶结较疏松,岩屑录井只能录到碎屑颗粒,胶结物基本录不到,造成地化录井值偏低,不能对储层进行准确评价的难题,本文提出通过分别分析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的地化值,二者进行对比,建立的线性关系,建立起地化烃类恢复方法,从而实现了砂砾岩储层应用地化精细评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