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牵索塔海洋平台动力特性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也迅速的增加,在陆地石油资源开采的同时,国家也在积极的对我国南海石油进行开发,而其他各国也从未停止对海洋石油的开发与利用。我国南海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水深200m至500m的海域,在海洋平台的发展过程中,牵索塔式海洋平台从经济性、安全性等各方面均适宜在此深度海域进行石油开采,因此牵索塔平台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南海位于多发地震区,由于海洋平台自身造价比较高昂,地震时如果受到损坏而停产,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易于导致严重的次生灾害。与陆地结构不同,海洋结构在地震过程中需考虑地震过程中流体对结构的作用。
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对位于南海中牵索塔式海洋平台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1.桁架式模型及梁式模型的有限元建立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单元库中提供的Pipe59、Link10、Mass21等单元分别建立桁架式牵索塔式海洋平台模型及三维梁式模型,并对系泊索找形。
2.三维等效梁式模型及桁架式模型的有限元验证
利用刚度等效的方法建立牵索塔式海洋平台的等效梁式模型,并通过静风荷载,最不利工作荷载及地震作用下动力特性分析验证梁式模型及桁架式模型在静力、整体稳定性、动力特性上的等效性。
3.分析模型仅在地震作用下及海洋环境中的地震作用下区别
对模型在单独地震作用下及海洋环境中地震作用下各节点的位移、加速度进行分析及对比,两者相差较大,尤其对人们生活,作业所处的平台顶点处影响最大。得到海洋环境对地震作用下的平台不可忽略的结论。
4.不同索-塔连接形式的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分析对比
按照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选取El-Centro波、人工波及Taft波对不同索-塔连接形式的模型进行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对比分析,得到模型在索-塔连接形式变化过程中位移、加速度内力的变化规律。
|
|
|
|
1 |
洪小健;顾明;;一个关于高柔结构顺风向抗风设计中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概率模型及求解[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6年05期 |
2 |
董志高;吴继敏;王文远;王坤;;地震作用崩塌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年05期 |
3 |
黄东梅;李创第;陈俊忠;邹万杰;;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作用取值——基于规范地震动模型的复模态时域法[J];振动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
4 |
安民;尹小涛;冉昌国;;滴水崖Ⅰ号滑坡瞬态稳定分析[J];路基工程;2010年01期 |
5 |
凌贤长;唐亮;;液化场地桩基侧向响应分析中p-y曲线模型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10年03期 |
6 |
贾玲玲;;波浪力对深水桥墩结构在地震和冰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影响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0年02期 |
7 |
马天忠;朱彦鹏;;地震作用下复合土钉支护边坡动力响应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8 |
佘金波;;塔吊在运营荷载和地震作用共同耦合下的有限元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2期 |
9 |
高峰;李俊;;地震作用下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0 |
欧进萍,王刚,田石柱;海洋平台结构振动的AMD主动控制试验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2年10期 |
11 |
艾志久;王浚璞;李旭志;姜巍;关键;;基于SACS的海洋固定平台地震响应分析[J];中国海洋平台;2008年04期 |
12 |
何晓宇;李宏男;;地震与波浪荷载作用下偏心海洋平台扭转耦联参数影响分析[J];工程力学;2009年12期 |
13 |
王琳琳;祁德庆;;海洋平台动力响应分析研究进展及展望[J];结构工程师;2008年04期 |
14 |
李宏男,马百存;固定式海洋平台利用TLD的减震研究[J];海洋工程;1996年03期 |
15 |
孙东昌,潘斌;海洋平台模块化设计与建造的研讨[J];中国海洋平台;2000年01期 |
16 |
顾元宪,马红艳,姜成,亢战,张洪武;海洋平台结构动力响应优化设计与灵敏度分析[J];海洋工程;2001年01期 |
17 |
李华军,嵇春艳,吴永宁;随机波浪荷载作用下海洋平台的前馈-反馈振动控制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18 |
管友海,李华军,黄维平;海洋平台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9 |
管友海,黄维平;MR阻尼器在海洋平台半主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平台;2002年03期 |
20 |
张连营,胡云昌;基于可靠性分析的海洋平台地震保险费率的计算[J];海洋工程;199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