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龙虎泡油田金27复杂断块构造解释方法研究

张博  
【摘要】:研究区块位于松辽盆地龙虎泡油田金27三维地震工业区内,萨尔图油层为河流、三角洲及滨浅湖相沉积,沉积岩层厚度较薄,砂泥岩薄互层发育,是受断层、构造、岩性多种因素控制的复合型油藏,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层间矛盾突出,不同区块的砂体分布形态不同,区块构造特征较为复杂,水平井开发效果优于直井。所以,为提高水平井钻井效果,降低钻井风险及工作量,需要对该区块的复杂构造进行解释。目前常采用的构造解释方法,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对断层复杂的区块构造解释精度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因此,需要开展复杂断层构造精细解释方法的研究。根据研究目的,本文共有4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某区块的地理位置和构造位置、地层特征及沉积相特征开展研究,了解该区块的地质概况;第二部分:根据某区块的井斜数据,明确影响斜井构造校正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并结合Landmark、双狐等软件,对多种井斜数据校正方法对比,优选出最佳的井斜数据校正方法;第三部分: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实现该区块构造的三维精细解释,得到该区块断层、小层顶面构造面等构造特征,以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第四部分: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与构造图研究。通过开展该研究,建立某区块构造精细解释的标准;充分认识该区块的构造特征对研究油气成藏、剩余油分布、油水分布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该区块的构造解释、水平井钻井、区块构造成图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降低钻井风险,减少钻井调整工作量,提高水平井钻井效果,提供地质参考;形成一套复杂断层区块的构造精细解释方法,为其他油田构造的精细解释提供经验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龚春辉,梁丹旭,柳孟文;雷11块测井精细解释及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3年S1期
2 万周娟;郭开明;;辽河油田锦16区测井精细解释模型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13年02期
3 李明新,许波;大情字井地区测井精细解释及多井评价成果通过评审验收[J];测井技术;2001年02期
4 赵辉;司马立强;吴学刚;;北16井区砂泥岩地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5 胡洪;何洋;任新迎;廖炳勇;王旭洲;;塔河东河塘组测井精细解释模型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1期
6 宋立春;;油气层录井的精细解释方法——以吉林探区为例[J];世界地质;2009年01期
7 胡洪;何洋;任新迎;廖炳勇;王旭洲;;塔河东河塘组测井精细解释模型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1期
8 卞炜;卢显荣;张云峰;胡晓春;;测井精细解释技术在老油田储量挖潜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5期
9 胡建玲,杨应学,付兆斌,史新霞,张传宝;相干性分析在构造精细解释及裂缝研究中的应用[J];勘探家;2000年02期
10 杨彬,林承焰;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11期
11 田波;洪荒;;五沟煤矿南一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J];安徽科技;2009年09期
12 林承灏;郭立全;张卫;杨伐;;利用蚂蚁追踪技术精细解释矿井地质构造[J];中国煤炭地质;2013年04期
13 张芳,刘旭武,石丹红,潘为之,孙德胜;吉林油田某区测井精细解释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测井技术;2002年06期
14 刘之的,夏宏泉,王洪亮,栾岩林,徐静,余红果;乌尔禾油田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方法研究[J];河南石油;2005年04期
15 张伯新;于红果;;百口泉油田百口泉组储层测井精细解释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10年01期
16 张庆云;;地震资料综合解释中关于断层识别与精细解释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S1期
17 肖雄;;复杂油藏测井参数精细解释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年20期
18 郭双生;魏小东;陈波;张大伟;;不规则盐岩层发育区下伏构造精细解释——以北特鲁瓦油田为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年S1期
19 江文荣;李允;蔡东升;;秦皇岛27/33区块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4期
20 郑有成;凌忠;;利用测井精细解释方法分析龙门山前缘南段典型构造的广义地层压力[J];钻采工艺;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少华;;方正三维构造精细解释及油藏模式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遵德;朱广生;毛宁波;祝文亮;杨在岩;赵学平;;用遗传算法选择储层预测中的地震特征[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王永刚;张军华;;地震旋回分析方法在识别特殊岩性油藏中的应用[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常向东;;核工程选址中弥散地震评价的原则与方法[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侯扬善;张金亮;;薄层的地震特征及预测方法[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桑淑云;张金淼;范廷恩;;海上时移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布宙;Tellam.JH;Mackay.R;;水文测井资料的精细解释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赵群;郝守玲;;缝洞地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9 陈常兴;;三维地震工作站在潘一东矿的应用及分析[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二)·地质专业[C];2010年
10 张二华;马仁安;赵春霞;杨静宇;;虚拟现实系统下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唐碧菡;地震伤亡发生规律及灾民生理与心理创伤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2 刘文岭;大庆宋芳屯油田芳2区块地震与地质资料综合储层地质建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唐刚;基于压缩感知和稀疏表示的地震数据重建与去噪[D];清华大学;2010年
4 文武;基于C/G架构的大规模地学三维场景渲染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王淑英;胜利油田垦东北部油区储层特征与预测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冯凯;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最优化设计的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7 马中高;碎屑岩地震岩石物理学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天琦;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9 甘其刚;川西坳陷深层致密非均质裂缝性气藏地震识别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春;南四—五区萨葡高油层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萧惠中;地震波多属性参数提取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孙博;齐家地区青二三段储层胶结相地震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何皓;史南油田梁11断块构造精细解释及地震储层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任妹娟;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监测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朱峰;地震沉积学在玛湖凹陷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中的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7 刘兵;区域地(矿)震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声发射模拟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8 朱海军;测井精细解释技术在重点探区的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9 唐成勇;基于局部结构的地震几何属性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普艳香;基于信号特征分析的地震多属性融合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冬梅;复杂断块精细解释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2 记者 樊瑾 通讯员 田方;解释15口重点井均获高产[N];中国石油报;2005年
3 罗佐县;三维地震二次采集意义重大[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张昭;三维地震报告通过终审[N];中煤地质报;2013年
5 本报通讯员;四川局地勘院利用三维地震技术查明水害[N];中煤地质报;2009年
6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所所长 张研;以三维地震技术引导勘探开发方式转变[N];中国石油报;2010年
7 马丽 马晓辉;陕西局物测队五个三维地震报告通过评审[N];中煤地质报;2011年
8 屈永志;川西苏码头构造三维地震施工顺利穿城[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9 王晶 许崇宝;技术工作贵在求实[N];中国矿业报;2013年
10 记者 郭立杰刘泓波;三维地震:为何成为勘探家新宠?[N];中国石油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