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南油田义176区块沙四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研究
【摘要】:随着石油勘探理论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低渗透储层勘探与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针对渤南油田沙四油层组面临产能低、非均质性强、物性差、规律性差等问题,综合利用先进的非常规储层表征技术同时结合沉积特征、物性特征、含油性特征等方面对研究区低渗透储层进行了精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低渗透储层进行了综合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刻画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平面展布,并取得了如下认识:储层沉积方面,研究区主为典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同时绘制了研究层段的沉积微相分布图;储层物性与成岩作用方面,认为研究区储集层岩石多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具有低成分成熟度的特点,Es4油层组3、4砂组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0.6%,水平渗透率主体区间为(0.1~1)×10-3μm2,总体物性较差,并对研究层段孔渗的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剖析,研究层段主要成岩作用基本类型包括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三个基本类型,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储层微观特征方面:划分了孔隙与微裂缝类型,并对孔隙特征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观分类;储层含油性方面:本文对研究区低渗透储层的含油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从沉积及微观孔喉结构两方面对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含油级别的测井识别模板;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低渗透储层进行了综合分类,划分了四个大类,两个亚类,综合物性资料的同时结合沉积的分布特征,对研究层段储层的平面展布进行了预测,其中I类储层开发相对较为成熟,Ⅱ类、Ⅲ类为今后主要的勘探开发方向,储层综合评价是揭示非常规油气富集规律的基础,有助于优选勘探区,对义176区块沙四油层组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