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市民社会思想研究

江亚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理论著作的经典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政治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其市民社会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道路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本篇论文所研究的市民社会思想是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的核心理论,它蕴含着马克思后期哲学思想的萌芽。然而国内对马克思这一时期市民社会思想的研究仍然缺乏系统性和历史性。因此,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市民社会思想依旧有着巨大的时代价值与社会意义。首先文章分析研究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市民社会思想产生的背景,并论述了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来源。然后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里的市民社会观念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尤其是其理论内容、批判对象和内在本质这三个方面。最后分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里市民社会观念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市民社会思想的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新路径、新思路、新方向,同时也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里市民社会思想内核的深入发掘提供支撑。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不仅是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转折的重要环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里的市民社会思想不仅可以丰富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理论,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充分的理论性依据。因此,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继承和实践指导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万仞梅;罗教讲;;欧洲中世纪市民社会结构的形塑逻辑与启示[J];开发研究;2017年02期
2 李珉婷;;市民社会发展及其负外部效应的表徵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26期
3 储建国;;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民主政治[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李长成;;市民社会正义问题的多维审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04期
5 顾艳梅;;市民社会与政党整合——当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年36期
6 谭清华;吉昌华;;超越私人——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中人的分析和批判[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7 张红英;;市民社会与法治的内在逻辑及其当代启示[J];学理论;2016年02期
8 李婷凤;;浅析马克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9 谭清华;;从政治的人到市民社会的人——政治哲学中人之理念的“革命”[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年04期
10 刁超群;;马克思早期“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化阐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市民社会”概念再研究[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年01期
11 宫敬才;;“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起源和社会历史基础[J];人文论丛;2008年00期
12 周莹;;初探两个社会的哲学底蕴——浅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J];青春岁月;2016年23期
13 姚亮;;当代市民社会旧式分工的逻辑批判与理性重建[J];山西青年;2017年03期
14 杰西卡·蒂斯;陈申;李双才;;震后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国市民社会的出现?[J];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6年01期
15 梁慧星;;梁慧星教授序[J];私法;2016年02期
16 陈新汉;吴奇;;马克思及其后学的意识形态思想对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6年02期
17 杜昀谦;;“皇帝”观念对我国古代市民社会形成的影响[J];祖国;2017年02期
18 张昕;;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组织分化和地区差异[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6年01期
19 三月初七;;成龙 市民社会里独一无二的自己[J];今古传奇(武侠版);201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智勇;薛新娅;;市民社会与中国选择——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谈起[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石敦国;;从立足点看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如何可能[A];2007年全国哲学学科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张海夫;;从市民社会走向城市和谐[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荆;;近现代中国的政权与社会:概念、史实、线索、个案、感想[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5 童海芳;;走向和谐——试论我国市民社会的法治构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6 何晋文;;市民社会与公众舆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赵可;;浅论葛兰西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钧;;公共空间与生活诗学——30年代的市民社会与市民小说摭谈[A];都市文化研究(第3辑)——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C];2007年
9 杨同卫;;诚信与好的市场经济[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麟辉;;礼让是文明交通的核心意识[A];都市文化研究(第3辑)——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琪;一致与冲突:信任类型与市民社会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吴自斌;社会发展视域中的政治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长山;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刘莉;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理论视域[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王瑛;“理性经济人”与“市民社会”[D];复旦大学;2010年
7 袁弋胭;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自愿社团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8 胡寅寅;走向“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秦国荣;市民社会、政治国家与法律发展:马克思的思想概览[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卫欢;中国第三部门的法理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伟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法治社会建设路径研究[D];聊城大学;2019年
2 曲胜男;《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3 江亚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市民社会思想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年
4 黄开洲;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人权思想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5 赵颖;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及意义[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6 于依虹;论马克思对犹太精神的批判[D];辽宁大学;2019年
7 于红红;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8 刘东琪;国家治理视域中的公民社会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9 李欢;《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政治哲学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10 李万雷;马克思市民社会论域中的人权思想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徐步华;超越市民社会的结构性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2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董晓波;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超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3 高炳亮 华侨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的友善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义良;市民社会:理解马克思历史观的重要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5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孙良润;浅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关系[N];山西青年报;2016年
6 河南 闵良臣;我们只能建立中国的市民社会[N];社会科学报;2015年
7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成熟的市民社会需要理性与宽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8 国家司法部司法研究所 刘武俊;市民社会与中国法治之路[N];华夏时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时寒冰;网上论文热卖的背后[N];华夏时报;2003年
10 伍俊斌焦丽萍;马克思论市民社会之克服[N];学习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