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道德批判思想研究
【摘要】:马克思道德批判思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闪耀着唯物史观的哲学光辉,为人类的自我完善和超越提供了理论遵循和价值指引。人性善恶相伴而生,为使人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使人类善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抵制不合乎人性要求的道德思想,顺应时代需求,对道德理论追根溯源、正本清源,研究马克思道德批判思想是题中应有之义。唯有如此,才能守正创新。马克思道德批判,针对的是宗教道德、封建道德、资本主义道德等“法权道德”所具有的阶级性和工具性。他以宗教道德批判为基础和前提,通过揭批宗教道德思想来动摇封建道德思想理念,以此为必要环节和前奏,深入彻底地展开对资本主义道德批判,实现真正改造社会的哲学目的,构建起革命性的道德哲学思想。马克思以人的价值和尊严为道德批判的根本遵循,反对抽象的道德要求和永恒真理的道德思想,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道德评判呈现出各异的道德态度,体现出其道德批判思想的历史逻辑。他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为理论基点,以人性解放和社会改造为根本实践要求,进行社会制度和现实存在基础的审判,揭示道德问题的根源所在,进而展开对社会制度的审判和历史事实的考量,实现了历史逻辑和内在发展逻辑的统一。马克思道德批判思想在唯物史观的范式下围绕两个维度展开。一是从现实出发,对人性受剥削、压制和奴役的无情揭露和病根追溯,即是批判现实的社会制度的不道德性或披着道德的外衣进行不道德的人性摧残和践踏;一是传统的哲学思想以及现有的道德理念与现实存在的矛盾对立。依据不同历史境域下道德的动态发展规律,马克思通过对他人和自我思想的清算,展开道德问题的社会性批判。以“合乎人性”要求、生产逻辑和价值逻辑相统一的评判尺度,立足于“现实的人”的实践需要,以人类的解放为价值旨归,以人的自由理性的回归为根本动因,进行不同社会下道德问题的根源性批判和现实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