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渗吸实验的致密储层压裂后焖井时间优化
【摘要】:致密油已是我国油田重要的接替资源。致密储层开发最常用的增产措施就是储层压裂改造。在压裂后生产开发过程中发现,原油产量与压裂后焖井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认为裂缝内流体与孔隙内原油的渗吸作用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研究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性质对储层渗吸效果的影响,优化焖井时间,充分发挥裂缝与基质之间的渗吸作用,提高致密储层开发效果。本文在调研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渗吸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并对致密油储层特征进行实验研究,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压裂液对降低界面张力以及改善基质润湿性的作用,同时通过动、静态渗吸实验研究致密油储层在压裂液体系中的渗吸规律,并利用数值软件模拟得到最佳焖井时间。研究结果表明:致密储层与常规储层相比具有低孔、低渗、储层敏感性突出的特点;通过静态渗吸实验,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9%的压裂液滤液中渗吸效果最好;储层渗透率以及渗吸温度对渗吸效果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动态渗吸实验,表明渗吸的采收率与裂缝内流动速度也有一定的关系,提高渗吸采收率存在最佳流速,此时毛管力与粘滞力共同作用达到最佳,最佳流速下渗吸效率最优。致密油储层压裂渗吸开发时,可采用压裂渗吸与吞吐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来增加裂缝内流体的流动频率和流动速度,一方面将原油分散成小油滴使原油更容易渗吸出来,增加渗吸速度和渗吸采出程度;另一方面可使渗吸出的原油油滴在曳力的作用下采出,避免孔隙喉道内毛细管力达到平衡,延长渗吸稳定时间。利用致密储层实际参数建立模型,就渗吸量与压裂后焖井时间进行研究,通过模拟结果确定最佳焖井时间为5d。
|
|
|
|
1 |
徐德荣;白宝君;孟子昱;马涛;吴海荣;康万利;;致密油藏表面活性剂渗吸采油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三卷)[C];2019年 |
2 |
齐自远;韩明;王金勋;Abdulkareem Alsofi;;表面活性剂诱导的自发渗吸实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三卷)[C];2019年 |
3 |
蔡建超;赵春明;谭吕;郁伯铭;郭士礼;潘中华;;低渗油藏毛细渗吸的分形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
4 |
刘萍;管保山;梁利;姜伟;;利用煤层气采出水配制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
5 |
于志豪;孙永鹏;戴彩丽;;致密储层表面超临界CO_2-水的溶蚀作用特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一卷)[C];2019年 |
6 |
李飞;周郭先;成丽芳;周志;赵晓宁;曾波;;黔北凤冈地区碳酸盐岩致密储层预测[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八)—专题五十二: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五十三:油藏地球物理、专题五十四:微地震与诱发地震监测与反演[C];2020年 |
7 |
蔡联云;胡法龙;李潮流;邓少贵;范宜仁;王磊;;介电扫描测井探测特性研究[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六)—专题七十六:深部矿产资源探测技术与应用、专题七十七:岩石物理与井中探测前沿、专题七十八:井孔地球物理及深部钻测[C];2020年 |
8 |
王瑾;冯建伟;蒋榕韬;;致密储层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与裂缝延展规律研究[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九)—专题五十五:非常规油气岩石物理、专题五十六:油气地球物理、专题五十七:超深层-断控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形成演化与富集规律[C];2020年 |
9 |
周航轩;任晓娟;罗向荣;;致密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及渗流能力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21年 |
10 |
张枫;张敏;李巍;张晓敏;胡晓丹;;致密储层低序级断层及微幅度构造识别[A];中国石油学会2021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1年 |
11 |
甄风军;;致密气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研究在德惠地区的应用[A];第32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20)论文集[C];2020年 |
12 |
舒言博;李霞;刘坤;韩明;李强;李永宗;杨琪;卢巍;沈俊峰;汪宏博;;铁边城地区长7致密油藏稳产技术研究[A];第十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油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21年 |
13 |
蔡建超;田振华;夏宇轩;刘洋;;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形表征及输运模型[A];2019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一)——专题54:微孔隙岩石物理与非常规油气、专题55:油气地球物理[C];2019年 |
14 |
明治良;王寅;张鹏;赵启蒙;;陡地层致密储层物性预测方法及应用[A];2019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九)——专题50:油藏地球物理[C];2019年 |
15 |
苏镖;;超深致密储层降破工艺研究及实践[A];第31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19)论文集(04采气工程)[C];2019年 |
16 |
苏幽雅;王碧涛;徐宁;张战雨;刘玉峰;侯景涛;;彭摊地区致密储层蓄能式体积压裂开发技术探讨[A];第十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20年 |
17 |
张博雅;杨顶辉;;基于粘弹性理论的致密储层波传播模型[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三)——专题61:分形理论在地学和石油工程中的应用、专题62:非常规油气(致密油气)勘探与开发地球物理基础理论方法[C];2016年 |
18 |
韩璐媛;牟中海;;基于地震资料的致密储层裂缝识别[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
19 |
蔡建超;Cheng Chulin;胡祥云;;单裂缝沉积岩石轴向渗吸实验和理论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
20 |
管保山;郭丽梅;梁利;刘萍;王丽伟;;煤层用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适应性评价[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