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M组件的FCS组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继分散控制系统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控制系统,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数字化到现场、网络化到现场、控制功能到现场和设备管理到现场的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现场总线技术以其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开放性的优点,必将成为未来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流。
在诸多的工业自动化应用软件中,组态软件是最为重要的一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组态软件的设计方法也从原来的过程化向组件化、网络化、分布式的方向发展。COM技术是设计组态软件的一种新方法,因此对基于COM组件的FCS组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现场总线技术的产生、概念、特点、优点、种类及发展趋势进行论述;然后对组态软件的成长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设计思想、组态方法、组件化、体系结构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控制系统的特点,参考现有的优秀组态软件设计思想,融入COM组件技术,作者开发了一套基于COM组件技术的FCS组态软件,该系统共有六部分组成:图形界面组态及运行子系统、控制策略组态及运行子系统、实时数据库子系统及趋势图模块、历史报表模块和输入输出接口驱动程序模块。作为实践,该组态软件基本上包含了一个工业组态软件应具有的基本功能,达到了预期的学习与实践的要求。
|
|
|
|
1 |
袁爱进,唐明新,乔毅,陈晓侠,苏晓达,杨国勋,李原;现场总线仪表组态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1年02期 |
2 |
唐永红;郑金吾;;SMAR现场总线仪表的组态技术[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7年08期 |
3 |
朱长林;尹爱军;秦树人;;基于组态技术的虚拟仪器开发系统功能库研究[J];中国测试;2009年06期 |
4 |
刘美莲;熊光洁;吴雪;;组态技术在立体车库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5 |
张淑红;王熙雏;;《传感器与组态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2011年02期 |
6 |
易飞;张湜;;组态技术在虚拟实验室中的应用[J];微处理机;2007年06期 |
7 |
张建华;战明;于海斌;;FF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及组态技术[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16期 |
8 |
卢万银;付贤政;;基于工程项目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设计[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9 |
林洁;;基于485联网通讯控制和组态技术的小型物流系统的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8年04期 |
10 |
杨日容;;基于PLC和组态技术的交通灯监控系统设计[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11 |
朱凌云,何端阳,蒋锋;人造金刚石压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研制[J];控制工程;2003年S1期 |
12 |
张为民;温湿度测控系统中的智能控制器研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3 |
李明伟,卢秉娟;扩散硅压力变送器在水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年07期 |
14 |
王登贵;;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9年08期 |
15 |
于良;刘正;;基于组态技术的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仿真系统的开发[J];建筑机械;2010年15期 |
16 |
张学军;唐勇;回文静;;基于组态技术的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开发[J];实验室科学;2010年05期 |
17 |
张玲玲;诸葛如镜;;基于PLC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研究[J];大众科技;2011年07期 |
18 |
金诚一;姚志恩;;组态技术在喷水织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19 |
牛莉,庞小红,吴智铭;柔性制造系统多功能通用仿真系统的开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
20 |
李明伟;邓玮;杨利霞;;基于CAN总线和组态技术的变电站监控系统[J];自动化仪表;2006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