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井眼固井顶替效率研究
【摘要】:
本文用严格数学物理方法,结合室内实验,对小井眼固井顶替过程进行了研究,推出适合计算机运算的偏心环空中液体层流运动方程组,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可实际计算偏心环空中顶替液的速度和流量,绘出场分布。在顶替实验装置上对小井眼顶替过程的流动状态进行了观察与测量,深入研究了偏心环空窄侧泥浆边界层的滞留机理,提出了“泥浆滞留线”及“泥浆滞留线上升速度”的概念,给出了提高小井眼固井顶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固井顶替效率机理及固井施工计算机仿真模拟提供了依据。
|
|
|
|
1 |
董大秋;杨鹤红;;提高油田固井质量的施工措施探析[J];价值工程;2010年27期 |
2 |
肖新礼;袁其骥;;壁面剪应力在油田固井中的实践与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8期 |
3 |
刘永建,姜淑卿,黄匡道,陈家琅;偏心环空中水泥浆顶替泥浆的一维两相流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
4 |
杨宇;;论述壁面剪应力在提高固井水泥浆顶替效率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12期 |
5 |
陈家琅
,刘永建;固井偏心环空最窄间隙的极限允许宽度[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
6 |
郑永刚;偏心环空旋转套管流场及对注水泥顶替效率的影响[J];西部探矿工程;1994年02期 |
7 |
韩洪升,王景盛;偏心环空中水泥浆顶替泥浆的实验研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8 |
祖峰;墩塘大位移井固井技术研究及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12期 |
9 |
白峰;;提高大位移水平井固井质量方法[J];科技风;2009年06期 |
10 |
王宏伟;;提高塔河油田水平井固井质量的措施[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11 |
齐奉忠,袁进平;盐层固井技术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10期 |
12 |
王其春,周仕明,巢贵业;MS-R高密度隔离液的研究及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05期 |
13 |
赵永会;马淑梅;王广雷;姜涛;董振华;;DG抗高温隔离液的室内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3期 |
14 |
舒秋贵;周申立;柳世杰;;旋流扶正器导流能力评价[J];天然气工业;2007年09期 |
15 |
蒋新立;邬钢;;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固井技术实践与认识[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10期 |
16 |
王斌斌;王瑞和;步玉环;;不同流态下水泥浆环空顶替的数值模拟研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0年03期 |
17 |
王钟华;;高密度钻井液条件下的顶替效率[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4期 |
18 |
李成林,张景富,王忠福,侯汉钊,艾池;实验确定旋流扶正器在环空中产生的旋流长度[J];石油钻探技术;1994年04期 |
19 |
孙智,高涛,崔海清;流体在内管做轴向运动的偏心环空中的速度分布[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20 |
孟庆拥;秦文革;;小井眼固井工艺技术研究及现场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