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南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剩余油研究
【摘要】:本文以民南区块扶余油层为例,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观点,针对民南区块 “区大、(同生)断层多、斜井多、标准层少、叠层砂发育、骑墙河道多、垂向单元多而小”等对比难题,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新理论,提出“逐级‘标准等时面'控制下的逼近层序界面闭合对比”综合方法,对研究区目的层段进行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对比,建立统一地层格架。
民南扶余油层属“低渗透”储层,储层主要为分流河道砂体,为弄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及水淹规律,掌握剩余油的分布特征,本次研究在垂向上把扶余油层细分为 24 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每一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一个河道期。然后对每一个旋回进行精细沉积微相研究,利用同一沉积旋回每一井点的成因信息、沉积微相及组合理论模式、区域沉积模式(沉积体系、水系方向、相类型等)大量信息,准确确定短期基准面旋回平面微相,其中以单一分流河道的识别和废弃河道的识别为关键。在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上,从宏观上对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新民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分流河道规模和废弃河道的弯度,非均质性随河道规模变小而增强,随废弃河道弯度增大而增强。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出七种剩余油分布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