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重复压裂新裂缝形态描述

路宗羽  
【摘要】: 水力压裂技术是低产井进一步提高产能和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经过水力压裂后的油气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导致水力裂缝失效,因此要对其进行重复压裂,这就成为增加其产量、确保油田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手段。在重复压裂过程中由于地层应力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裂缝能够打开新的油气流通道,更大程度地提高了油层的有效范围和导流能力,因此对重复压裂中形成的新裂缝的分析是关系到重复压裂效果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对重复压裂过程中各诱导应力场的系统分析,得到了井底附近的应力场分布的简单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新裂缝的重定向、造新裂缝的机理、重复压裂的最佳时机、新裂缝延伸规律和缝长特征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为低产能井的增产和后期开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彦鹏;;改进型BP网络在重复压裂选井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7期
2 黄发木;刘云;;垂直裂缝井重复压裂前原地应力场变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刘孝芹;;采油井压裂后产生低效的原因分析及探索[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2期
4 郑慧慧;张兴华;刘希亮;谌伦建;;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覆岩应力场的数值研究[J];煤矿开采;2011年04期
5 何世权;刘飞;徐德怀;钟辉;;高频焊管在焊接过程中三维应力场的模拟[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陈洁;朱炎铭;李伍;;燕山南麓逆冲推覆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4期
7 吴冬;戴晴华;殷晨波;季鹏;张大雨;;挖掘机主平台三维焊接有限元模拟[J];电焊机;2011年06期
8 赵文龙;邓金根;陈宇;石林;;重复压裂工艺实用性概述与分析[J];新疆石油科技;2011年02期
9 赵文龙;邓金根;陈宇;石林;;重复压裂工艺实用性概述与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4期
10 葛树林;;上覆煤层采动影响下底板应力场及变形破坏特征[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1 芮守泰;张国利;;Φ1835mm低压转子锻件正火空冷过程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计算机模拟[J];大型铸锻件;2011年04期
12 张震;;深孔预裂爆破技术在松软突出煤层井筒揭煤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11年07期
13 张博;;葡萄花油田水平缝重复压裂改造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3期
14 张晓;;典型向斜构造应力场研究[J];煤矿开采;2011年04期
15 谢秀峰;李俊林;杨维阳;;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周期性Ⅰ型裂纹尖端应力分析[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6 王彦玮;张忠辉;邱俊刚;宋宇宙;;山东望儿山金矿地表沉陷数值模拟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2011年03期
17 赵彦莉;;圆柱体锻压件镦粗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1年04期
18 常德玉;李根生;沈忠厚;黄中伟;田守嶒;史怀忠;宋先知;;深井超深井井底应力场[J];石油学报;2011年04期
19 胡婷婷;胡建华;程然;黄尚宇;;平板电磁成形中匀压力线圈失效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0 王鸿基;刘全坤;王其善;韩英;;双锥形件同时旋压成形的应力应变场有限元分析[J];锻压技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赵金洲;李文华;唐洪俊;;新场气田重复压裂造新缝机理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辜建川;陈政加;和再良;孙成明;尹森菁;;小湾水电站地应力测量及分析[A];地应立场测试及其应用论文集[C];1991年
3 吴世平;梁军;杜善义;;周期性复合材料性能的双尺度渐近分析[A];中国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长武;陆士良;;论底板加固对巷道维护的作用与影响[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俊;陈晓东;张海;陈荣盛;李小银;姚斌;;采用ABAQUS对聚氨酯/橡胶复合轮胎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五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培善;李保昆;白彤霞;梁静;;反应谱对构造环境应力场的依赖性[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黄玺瑛;魏东平;;全球板块边界附近应力场短波分量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电吉;王明华;陈志孚;凌济锁;左义权;;采空区地压分析及安全开采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杜双松;胡献国;冯忆艰;程继贵;;功能梯度材料作为活塞热障涂层的热分析研究[A];第八届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胡钧涛;王建江;;胶结式内锚头围岩应力场的计算方法[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燕;重复压裂压新缝力学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2 孙庆友;大庆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重复压裂造缝机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曾雨辰;转向重复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4 黎剑华;条形药包硐室控制爆破仿真研究及其在高等级路基工程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5年
5 张伟;渗流场及其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和工程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6 毛雪松;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水热力场耦合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孙志刚;复合材料高精度宏-细观统一本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8 刘素梅;丹江口水库续建工程诱发地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倪正顺;铝热挤压模具热力耦合数值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何代华;脉冲大电流热焊接合金的机理和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宗羽;重复压裂新裂缝形态描述[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杨溪滨;百色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夏季停工方案温度场和应力场计算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3 吴元峰;低碳钢电阻点焊过程的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廖和滨;机械密封环温度场/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5 李凤玉;基于数值模拟的大型铸钢件质量预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6 谢元峰;基于ANSYS的焊接温度场和应力的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夏倩;柴油机主要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白国权;高海拔严寒地区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及衬砌冻胀力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王瑞新;秦皇岛市地下渗流场及地面变形控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友遐;粗糙表面三维瞬态温度/应力场数值模拟[D];福州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伟秦伯平 彭旭峰;且把裂缝当通道 低渗油藏成坦途[N];科技日报;2007年
2 特约记者 李铭;缝内转向压裂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刘祥飞邹德庆;裂缝转向重复压裂技术取得成功[N];中国石油报;2007年
4 李铭;开发老油田的缝内转向压裂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记者 张丽华;中国地质科学院举办汶川地震专题报告会[N];中国矿业报;2009年
6 记者 田雪莲 特约记者 曹菲;地球排出的强大气体或是致震原因[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杜中闻通讯员 李文波 张春芬;压裂新技术让关停老井梅开二度[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赵凡;失去的将在进步中得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9 特约记者 吴纯忠 通讯员 易衍莲;攻难题 挑重任 结硕果[N];中国石油报;2006年
10 记者 李占彬 特约记者 唐骏华;吉林石油集团特色井下作业带来双重收获[N];中国石油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