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气区石炭—二叠纪构造演化研究
【摘要】:
松辽盆地深层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备现实的勘探前景。松辽盆地晚古生代构造演化争议较多,本文综合应用沉积学,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多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在收集到的前人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区的地层区划、岩石地层、生物地层,进而进行松辽盆地内部与周边地区石炭-二叠系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在了解研究区地层展布规律和岩相古地理基础上,分析其构造演化特征。
本文认为松辽盆地经过早华力西旋回之后,东北地区的古亚洲域洋壳几乎全部消失。由于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在早泥盆世完成拼接,额尔古纳地块与松嫩地块于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完成拼接,石炭纪中期大洋已基本退出该地区,由于后期的伸展和沉降引发大规模的海侵形成一些浅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组合,二叠纪时期该区的构造演化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演化阶段,印支期强烈的构造运动使裂陷槽及洋盆关闭隆升,并具有西早东晚的特征。至此,东北地区结束了古亚洲构造域的演化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作用逐渐强化。通过该项研究无论对于深层找气,还是对盆地中新生代地层的油气勘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