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东北稻田蓝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吡嘧磺隆的响应

曹焜  
【摘要】:蓝藻(Cyanobacteria)是稻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微生物类群之一,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东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吡嘧磺隆是东北稻田常用的除草剂,而关于东北稻田蓝藻群落结构及吡嘧磺隆对稻田蓝藻群落结构的影响鲜有报道。本论文采用PCR-DGGE技术调查了东北稻田蓝藻群落结构,明确了不同稻田环境因子对蓝藻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对吡嘧磺隆的响应,在维持稻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和吡嘧磺隆的合理施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得到结果如下: DGGE图谱的多样性数据显示土壤中蓝藻群落结构比田面水体丰富。RDA分析显示,稻田土壤中蓝藻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土壤碳氮比值是驱动土壤蓝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而田面水体蓝藻群落结构地域差异不明显,pH值是驱动水体蓝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克隆测序发现稻田蓝藻群落结构组成以丝状颤藻亚纲蓝藻(Oscillatoriophycideae)为主,一些条带基因序列与已知蓝藻相似度低于97%,将测序所得25条序列提交GenBank,获得登录号为KM892885-KM892909。 DGGE图谱表明,不同浓度吡嘧磺隆处理的蓝藻16S rDNA条数及其分布各不相同,在整个图谱中存在一些共有条带,但某些泳道中也存在一些特殊条带,说明吡嘧磺隆对蓝藻群落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图谱PCA分析显示,田面水体中蓝藻群落结构易受到吡嘧磺隆的影响且发生明显的群落结构变化,而土壤中蓝藻群落结构变化无规律。 DGGE条带测序发现,所得序列与已知序列相似度较低,且在系统进化树中分成独立的分支,说明在吡嘧磺隆的胁迫下,稻田中产生一些新的蓝藻类群,认为它们属于吡嘧磺隆耐受型蓝藻。 东北稻田生态系统蓝藻群落结构复杂多样,生存着一些未知的蓝藻种群;在室内模拟条件下,吡嘧磺隆对东北稻田蓝藻群落结构产生影响,诱导产生了新的吡嘧磺隆耐受型蓝藻。具体这些未知蓝藻的种属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明根;王丽丽;时丹;;两种除草剂对几种杂草体内游离辅氨酸含量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彦辉;吡嘧磺隆在湖南稻烟轮作区土壤体系行为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娜;氯吡嘧磺隆在玉米田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2 张铎;氯吡嘧磺隆的水解与光解特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3 曹焜;东北稻田蓝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吡嘧磺隆的响应[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4 易丽君;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烟—稻”系统中的行为与效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张振兴;水直播稻田除草剂配方及54%杀草丹·吡嘧磺隆油悬浮剂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丹;稻田吡嘧磺隆用药量不宜过大[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2 于丹;部分晚粳稻品种对吡嘧磺隆敏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3 江军;晚稻芽期别用吡嘧磺隆[N];农资导报;2014年
4 谭立云;氯吡嘧磺隆可除番茄田阔叶草[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3年
5 方圆;油菜田误用吡嘧磺隆没法救[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