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汪世平;免疫诊断单克隆抗体的靶抗原——日本血吸虫Sj23蛋白的进一步特性鉴定[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2年04期 |
2 |
何毅勋,胡亚青,郁琪芳,谢觅,裘丽姝;亚洲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若干生物学性状的比较[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6年03期 |
3 |
余祖江,杨明义,董惠芬,蒋明森,张培喜,倪永辉;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的分析[J];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4 |
宋文剑,孔争,杨金荣,李雍龙;TNF-α对日本血吸虫雌虫产卵影响的体外试验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7年04期 |
5 |
陈锡慰;与肌动蛋白族同源的日本血吸虫67kDa蛋白的鉴定与克隆[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8年01期 |
6 |
沈际佳,蒋作君,余新炳,汪渊,汪学龙,吴忠道,周青;日本血吸虫线粒体大亚基核糖体基因的亚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0年04期 |
7 |
杨光荣,熊孟韬,吴兴,范崇正,陶开会,吴鹤松,苏禄权,杨品香,段彩虹;鼠类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情况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0年01期 |
8 |
彭鸿娟,陈晓光,卢晓昭,龙綮新;日本血吸虫新基因——腺苷酸激酶基因的发现与克隆[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8期 |
9 |
李德发,沈继龙,祖莹,王维,郭泽坤,余龙;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编码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年02期 |
10 |
董惠芬,蒋明森,刘晴,钟沁萍,朱俊勇;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SDH和LDH细胞化学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2年02期 |
11 |
万志刚,肖建华,曾桥,杨秋林,张愉快,杨胜;日本血吸虫新基因BBC1的获得和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3期 |
12 |
龙小纯,刘文琪,方正明,李雍龙;一氧化氮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影响[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4年04期 |
13 |
邵筱,余新炳,吴忠道,徐劲,李焱,刘翰腾,李华文,李宝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取及电子延伸[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4年04期 |
14 |
杨坤;周晓农;;湖北钉螺片山亚种对日本血吸虫易感染性及抗感染性的机制研究[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6年02期 |
15 |
蕭樹華;商韻徵;;F-30066体外抗血吸虫作用的研究[J];药学学报;1963年12期 |
16 |
;日本血吸虫、班氏丝虫和钩虫感染者IgE的升高及血吸虫病治疗后IgE的变化[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4年02期 |
17 |
范本伦;;硝基二苯胺异硫氰酸酯(C9333-GO/CGP4540)的抗血吸虫作用及某些毒理学性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77年01期 |
18 |
王敏霓;刘约翰;芦仙娥;孙云松;;国产吡喹酮杀日本血吸虫体外试验[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
19 |
陈兆浚,胡文秀;吡喹酮抗小白鼠体内日本血吸虫作用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81年04期 |
20 |
章元沛;;氢溴酸槟榔碱促使小白鼠体内日本血吸虫肝移作用的观察[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