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商品粮输出第一大省,其农业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更肩负着黑龙江省农民增收的重大责任。因此,全面衡量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面鲜明的旗帜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加强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宏观调控和整体监督,促使其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就有必要构建一套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为园区的经营者以及政府的相关管理者,提供决策指导方法和科学的管理依据。本文开展了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这一研究对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R聚类、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参阅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农业科技园区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定义,并以经济增长极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复合生态农业理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等理论为研究基础,阐明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总结合肥和昌吉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经验的基础上获得启示;运用R聚类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以哈尔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指出在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黑龙江省具有独特的区位发展优势,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虽然园区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在评定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运用于园区综合发展情况的评价有一定的欠缺,因此,要构建考虑园区发展全局的评价指标体系。(2)现有的指标体系主要存在指标评价标准缺乏权威性、指标体系评价范围过窄、指标权重的配置不合理、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3)采用R聚类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剔除,再进行筛选,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将指标分为园区基础建设能力、园区科技服务能力、园区经济效益发展、园区生态资源发展这四类系统层指标。(4)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与指标体系构建结果一致,表明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可用于实践中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综合发展情况的评价。(5)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且要与农业科技园区的考察方向一致,并且要尽可能涵盖园区发展的所有方向,注意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