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国外炸条型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滕卫丽  
【摘要】: 目前,在我国马铃薯加工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少适合炸条加工的主栽品种,而引进、种植国外主要炸条型品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本试验选择了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加工型品种Russet Burbank(麻皮布尔班克)、Kennebec(抗疫白)和Shepody(夏波蒂)为试验材料,对它们在生育期间产量性状和品质指标的变化、贮藏期间的品质指标变化以及淀粉、干物质和还原糖含量与马铃薯炸条颜色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如下: 1.在马铃薯块茎增长期追施氮肥能提高叶柄中硝态氮的含量,并延长块茎转移贮藏物质的时间,使块茎总产量增加11%以上,商品薯产量增加17%以上,商品率提高4.5%以上,随着产量的增加,淀粉含量有所降低,但淀粉含量较高的Russet Burbank下降幅度较小。 2.分期收获时,Kennebec的产量增加迅速且商品率也高,但淀粉含量偏低;RussetBurbank和Shepody的产量稍低但淀粉含量相对较高。Russet Burbank在出苗后52~60d和77-96d、Kennebec在52~96d、Shepody在69~96d商品薯产量增长迅速,应在各品种相应的时期给予最适宜的水肥,确保各品种商品薯产量潜力得到最大发挥。根据对各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产量、淀粉含量和炸条颜色级别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我们认为Russet Burbank、Kennebec和Shepody均在出苗后85d即可收获并进行加工。 3.供试材料的淀粉、干物质和还原糖含量,以及炸条质量在不同贮藏温度下有明显差别。在3~5℃低温贮藏条件下,Kennebec贮藏初期(17d)以及长期低温贮藏(134d)并在14~16℃条件下处理21d后,Russet Burbank在长期低温贮藏(134d)并在14~16℃条件下处理21d后,块茎的炸条颜色级别小于或等于3.5。在14~16℃高温贮藏条件下,Russet Burbank,Kennebec和Shepody分别在17~134d、17~100d和45~100d时炸条颜色级别均小于3.5,为各品种的适炸期。 4.在低温贮藏和回暖时,炸条型马铃薯品种的炸条颜色级别与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在高温贮藏时,炸条颜色级别与淀粉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J.Jaynes;J.Dodds;戴子宇;黄秀丽;;合成基因改良马铃薯[J];杂粮作物;1988年05期
2 杜守宇;田恩平;温敏;谈曦晨;;马铃薯间作蚕豆的效益评价与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马铃薯;1993年04期
3 孙秀梅;马铃薯茎尖剥离脱毒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马铃薯;2005年04期
4 万建忠,金军,杨益群,羌勋良,潘国璋,徐金福;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J];上海农业科技;2005年05期
5 梁君;黄旭海;;地膜覆盖马铃薯早熟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7年04期
6 吴白丽;连文顷;;马铃薯引种对比试验总结[J];中国农技推广;2008年09期
7 周宝臣;王健;魏立强;赵继艳;;承德市错季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分析[J];中国种业;2009年09期
8 马文海;;马铃薯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年09期
9 赵瑾;沈延松;华炳均;沈护宝;;马铃薯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1984年03期
10 雷毅;;马铃薯的药剂抑芽贮藏法[J];云南农业科技;1992年02期
11 袁明华;夏炜;;荷兰马铃薯品种——“拉迪路塞塔”[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2年02期
12 张丽娟;加拿大马铃薯品种资源的引入与鉴定[J];马铃薯杂志;1996年03期
13 付忠祥;脱毒马铃薯品种值得大力推广[J];云南农业;1998年02期
14 刘亚贤,孙彦良;鲜食出口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15 叶显荣;秋播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科技;2004年12期
16 ;马铃薯品种介绍[J];现代农业;2006年01期
17 ;药用食用保健于一体——黑紫马铃薯[J];农家之友;2007年02期
18 钱蕾;;秋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8年13期
19 罗维禄;郑旋;;福建省马铃薯区试、审定、推广工作的现状对策[J];中国马铃薯;2009年03期
20 ;鄂马铃薯7号[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娜仁;赵君;张之为;;马铃薯抗晚疫病机理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成云;;鸡西地区马铃薯早熟丰产栽培技术[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嫦卿;;民和县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柳俊;谢从华;宋波涛;田振东;蔡兴奎;聂碧华;;我国马铃薯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蔡有华;雷发林;;互助县发展马铃薯产业优势及对策探讨[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6 王春珍;李荫藩;;21世纪我国马铃薯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杨琼芬;鲁德顺;李世峰;白建明;李先平;杨万林;包丽仙;隋启君;;勐腊县出口型冬季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前景分析[A];200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纳添仓;;青海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9 肖含恩;林晓霞;;天水市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0年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王军;何卫;E Chujoy;;中国西南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种选育的进展[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之为;小G蛋白在马铃薯防卫反应体系建立过程中调控机理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景云;二倍体马铃薯耐盐材料筛选及其生理特性表现[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倪雪梅;晚疫病菌诱导的两个马铃薯泛素连接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姚春光;两个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轮回群体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郭建林;马铃薯StCOL和StTFL1的克隆及其在块茎形成中的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郑顺林;营养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7 辛建华;钙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及物质代谢影响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8 贾笑英;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高淀粉及抗病新品系[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9 江勇;植物抗冻和抗病研究的部分实验结果[D];中国农业科学院;1999年
10 王密恰;抗病基因在野生马铃薯种中的多态性和进化[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卫丽;国外炸条型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2 孙琳琳;微生物提取物诱导马铃薯抗晚疫病及机理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3 萨日娜;马铃薯品种对卷叶病抗性的鉴定及抗病过程中防御酶系参与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马丽娜;不同马铃薯品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及生理学机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5 刘会忠;黔南烟区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魏亮;中国主要马铃薯品种抗寒性鉴定及抗寒相关基因表达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7 王彪;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及超低温疗法脱毒技术体系的建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志超;农杆菌介导的P2300-pa-8e基因转化马铃薯抗虫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思泱;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的核型及ISSR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0 刘宇杰;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种子总站供;我省今年审定的玉米马铃薯品种[N];福建科技报;2004年
2 王新萍;马铃薯的福音[N];人民日报;2008年
3 ;马铃薯春播要严把“六关”[N];吉林农村报;2007年
4 马云霄;马铃薯生产现“拐点”[N];黑龙江日报;2007年
5 杨慧;马铃薯春播把六关[N];陕西科技报;2006年
6 湖南省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主任、副教授 王云高;我省发展马铃薯前景广阔[N];湖南科技报;2007年
7 杨曙光;马铃薯商机来了[N];农民日报;2008年
8 李峰;“陇薯6号”马铃薯试种创奇迹[N];甘肃日报;2008年
9 梁河县农技推广中心 张艳春;马铃薯套种冬玉米生产技术[N];云南科技报;2010年
10 供稿 张家川县平安乡农业服务中心 赵文学;马铃薯垄作双行高产栽培技术[N];天水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