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不同种植年限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摘要】:本试验采用盆栽的方式,以黄瓜为试材,以从未种植过黄瓜的露地菜田土壤(0),连续种植2年、7年的黄瓜大棚土壤,连续种植9年的番茄土壤(以上几种土壤称为连作土壤),连续种植15年(秋冬种植大豆或小麦)、18年、21年的大棚土壤(以上几种土壤称为轮作土壤)为供试土壤,对不同种植年限下不同生育期土壤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转化酶、蛋白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不同种植年限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在0年、2年、7年、9年间黄瓜生长发育的四个生育期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除了苗期7年到9年脲酶活性下降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然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在0年、2年、7年、9年间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在0年、2年、7年、9年、15年、18年、21年间的黄瓜生长发育的四个时期土壤转化酶活性呈现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再次升高、再次降低的趋势。
2 不同生育期黄瓜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不同种植年限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再降低的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除18年外)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0年、2年、7年、9年的多酚氧化酶活性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0年、2年、7年、15年的转化酶活性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年、9年、15年、18年、21年的蛋白酶活性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再次降低的趋势。
3土壤酶活性间的关系
过氧化氢酶与脲酶、转化酶,蛋白酶与脲酶呈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多酚氧化酶与脲酶呈极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与蛋白酶,过氧化物酶与多酚氧化酶,脲酶与转化酶,转化酶与蛋白酶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物酶与脲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与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中这几种酶之间关系密切,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共同影响着土壤肥力的发展。
4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
土壤有机质与碱解氮,碱解氮与全磷,缓效钾与速效钾,全磷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速效磷,速效磷与缓效钾呈显著正相关。
5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素之间的关系
土壤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脲酶、转化酶活性和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碱解氮、缓效钾等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用土壤酶活性来表征土壤生物学活性和土壤肥力的状况,并根据酶活性评价土壤肥力水平指标是可行的。
|
|
|
|
1 |
张丽娟,周静文,李素华;森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J];河北林果研究;1998年S1期 |
2 |
杨万勤,王开运;土壤酶研究动态与展望[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年05期 |
3 |
王广林,王立龙,沈章军,刘登义;冶炼厂附近水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4 |
;名词解释[J];广东农业科学;1976年06期 |
5 |
周卫军;陈建国;谭周进;张杨珠;曾希柏;;不同施肥对退化稻田土壤肥力恢复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0年01期 |
6 |
王昱生,潘介正;草场资源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J];植物生态学报;1985年03期 |
7 |
张志云,蔡学林,欧阳训志,张勤生;森林土壤肥力综合评判[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
8 |
林岚岚;李鸿宇;;森林枯枝落叶层的生态效能[J];林业勘查设计;2006年01期 |
9 |
赫晓慧;常庆瑞;温仲明;焦峰;李锐;;农牧交错带不同人工植被下荒漠化土壤肥力的变化[J];中国沙漠;2006年06期 |
10 |
谭文峰;朱志锋;刘凡;胡荣桂;单世杰;;江汉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与积累特点[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6期 |
11 |
何友军;王清奎;汪思龙;于小军;;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12期 |
12 |
苏宝川;;杉木人工纯林与混交林下土壤肥力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
13 |
陈芝兰;周晓英;何建清;;设施栽培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西藏科技;2007年01期 |
14 |
谭周进;张杨珠;周清明;;湖南省几种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02期 |
15 |
杨东;田娜;焦金鱼;;植被恢复措施与土壤酶活性和肥力的相关性研究——以半干旱林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
16 |
白育英;云海忠;武霆;刘颖;杨晓华;樊文颖;;大青山干旱阳坡造林及林地土壤肥力分析[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
17 |
张金柱;张兴;郭春景;杨琼博;王磊;刘丽馥;;生物有机肥对轻度盐碱土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J];生物技术;2007年06期 |
18 |
蔡荟梅;夏春;宛志沪;;农田休闲后土壤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变化及对西洋参种植的影响[J];生物学杂志;2008年02期 |
19 |
王琳琳;陈立新;刘振花;乔璐;;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肥力与林木生长的关系[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年04期 |
20 |
田耀华;冯玉龙;刘潮;;氮肥和种植密度对紫茎泽兰生长和竞争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