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及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的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因此农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农业要快速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如何准确的衡量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正确评价我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已成为当前国内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由于目前我国在评价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一般主要是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比较少,而采用定量分析时,由于其建立的数学模型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造成测算结果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不能准确地评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迄今为止,虽然国内学者在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贡献率方面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易于应用的计算方法。还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测量模型,故在计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时使计算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偏差,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制定一套比较科学、规范而实用的测算方法。同时如何评价我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规范我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的评价体系,这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以全国及黑龙江这一农业大省作为典型例证,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如何准确地量化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及评价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测算模型及指标评价体系,这对统一、规范我国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及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的目的在于正确评价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及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中作用的大小及目前农业机械化装备程度及其发展趋势。这对正确引导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尽快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论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及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详细介绍了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定义及目前测算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
本论文在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贡献率测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变弹性情况下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测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贡献率的测算模型以及在考虑科技进步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C~2R模型和C~2GS~2模型建立了测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贡献率的数学模型。
本论文利用各种测算方法,测算了农业机械化对全国及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贡献率,并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种模型的测算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中可得出目前测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贡献率比较理想的测算模型。该模型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本论文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农业机械化的特点、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进行了全面科学的分析,建立了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指标评价体系以及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的预测模型。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贡献率测算方法的研究
并以全国及黑龙江省这一农业大省作为典型例证,对全国及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
对农业生产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及分析。得出1988一2001年全国及黑龙江省农业机械
化贡献率分别为14.67%和16.86%,并给出了比较合理的测算模型cZR模型和cZGSZ
模型。
对全国及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预测
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指出我国及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及相应对策。
上述研究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现实与未来相
结合的方法,对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及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进行了全面研
究。本研究的理论、实践和方法是对农业机械化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同时还为
各级政府及决策部门对全面指导和推进农机化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各级职
能部门更好地发挥农机化管理、监督、指导、服务职能,推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全面
健康、快速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1 |
王红飙,于海明;农业机械化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植业贡献率测算[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2 |
杨青,朱瑞祥,张捷,韩文霆;陕西省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贡献率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
3 |
;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0年04期 |
4 |
高连兴,刘凤丽,吕子湖,高国利,赵耀,何堤;东北农业机械化特点及其对种植业纯收益的贡献率[J];农业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
5 |
陈淑珍;;呼伦贝尔市农业机械现状及发展[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7年02期 |
6 |
李春迎,许锦英,李汝莘;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和经挤增长贡献率测算方法的评析[J];农业装备技术;2004年04期 |
7 |
钱学龙;张祖立;;我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9年12期 |
8 |
桑胜;周静;;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农机化研究;2009年04期 |
9 |
谭洪生;;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J];河北农机;2011年02期 |
10 |
宋丹辉;王子琪;黄春英;;农业机械化——如何跨过这道坎?[J];现代农业装备;2007年10期 |
11 |
杨诚;;实施国补、外贷项目 提高弥勒县农业装备水平[J];农业机械;2008年11期 |
12 |
鞠凤霞;;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农业;2011年02期 |
13 |
罗红旗;聂学俊;刘霞;;基于灰色预测模型测算农业机械化贡献率[J];农机化研究;2011年10期 |
14 |
曾平欧;;基于Cobb-Douglas模型的温州市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J];南方农机;2008年06期 |
15 |
杜绪明;;浅谈岷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J];甘肃农业;2011年08期 |
16 |
;陈延明副省长到省农机局现场办公时指出——农业机械化必须立足市场求发展[J];山东农机化;1998年06期 |
17 |
洪仁彪,杨邦杰,贾栓祥;农业机械化对全国种植业利润贡献率测算[J];农业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
18 |
洪一前;金定;郑文钟;;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贡献率的测算[J];农机化研究;2008年06期 |
19 |
;进一步解放思想 抓住机遇 推进我省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J];贵州农机化;1999年01期 |
20 |
杨大伟,张院辉,李娟;农机跨区作业——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战略选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