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后稻米品质分析
【摘要】:评价干燥后稻米品质的指标有多项内容,如反映稻谷爆腰可以用爆腰率,评价稻谷碾米品质可用整精米率、精米率和糙米率等指标,评价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指标有食味值、色泽、香味等。目前国内外虽然有许多研究稻米品质的报道,但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是有关内部指标(如理化指标)或者外部指标(例如垩白度、腹白等)的单一研究;且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干燥后稻米品质的本质因素并没有一致的认识,导致当前建立的预测稻米品质的模型具有局限性。本研究对干燥后稻米的内部品质(理化指标和食味值)和碾米品质(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对稻米进行整体的品质评价。
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稻谷的干燥特性、干燥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以及基于近红外方法的稻米主要成分分析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稻谷的薄层干燥试验,稻谷是一种热敏性极高的谷物,在干燥过程中极易出现爆腰。分析了干燥条件对爆腰率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因素对爆腰率的影响规律和趋势。干燥后稻谷的爆腰率随着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初始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加。研究了稻谷的干燥特性,建立了干燥特性曲线,获得了稻谷在不同条件下水分随干燥时间变化的特性曲线、干燥速度随干燥时间变化的特性曲线。通过薄层干燥试验,建立薄层干燥方程,拟合干燥常数k与干燥条件的经验公式。研究了干燥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其中分析了干燥条件对碾米品质的影响,糙米率和精米率以及整精米率随着干燥温度、初始含水率以及热风风速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干燥温度越高,热风风速越大,初始含水率越高,其稻米的整精米率越低,确定了保持稻米碾米品质的适宜干燥条件。进行了干燥条件与稻米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分别分析了不同干燥温度、不同初始含水率、不同热风风速对稻米食味值的影响。用专家模糊评判方法选择整精米率较高的样品,确定得到不同干燥条件下稻米的食味值,分析了干燥条件对食味值的影响。利用近红外技术对稻米的主要理化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多元回归建立了稻米理化指标的预测模型。为了对稻米的综合等级进行预测,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评价稻米综合等级的模型,验证试验的结果表明:用神经网络可以预测干燥后的稻米品质的综合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