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黑龙江省甘南县旱情等级的研究
【摘要】:
干旱缺水是近几年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未来50年内,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干旱是农业上最重要的全球性减产因子,农业又是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开展干旱研究,抵御旱灾风险,对保障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要解决区域干旱问题,首先要对干旱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在旱情准确评价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合理、可行、有效的抗旱对策。
本论文建立了半干旱地区甘南县的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降雨、蒸发、土壤湿度等影响干旱的因素,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到干旱评价中,并在此理论体系基础上,把地理信息系统引入该理论中,实现对甘南县旱情信息的可视化查询和干旱评价,以便针对不同的干旱程度采取相应的抗旱减灾策略,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高甘南县的科学管理水平。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在遵循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方法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甘南县农业干旱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甘南县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了降雨、蒸发和土壤湿度作为甘南县的农业干旱指标。
(2)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此模型是运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降雨、蒸发和土壤湿度等几种相互影响、不易定量的因素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从单因素角度出发,考虑各个因素不同的重要程度,得到综合评价结果。运用此模型对甘南县2001年是否发生干旱以及干旱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其结果与实际发生的干旱情况基本符合,说明此模型在甘南县具有适用性。
(3)开发了干旱评价GIS系统。建立了甘南县的干旱信息数据库,并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GIS有机地结合。把地理信息系统引入甘南县干旱评价指标体系中,可方便地将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表达数据的地理图形信息,使两种数据的管理在同一操作平台即可完成。该系统建成后能实现对甘南县旱情信息的可视化查询和干旱等级评价。
(4)根据甘南县的实际情况,采用期望值的方法建立了甘南县的粮食损失评估模型,并对甘南县近几年干旱年的粮食损失进行了评估。
(5)因地制宜地制定抗旱减灾对策。结合甘南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农业种植结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抗旱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抗早减灾对策。
|
|
|
|
1 |
冯平,李绍飞,王仲珏;干旱识别与分析指标综述[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年07期 |
2 |
韩海涛;胡文超;陈学君;王乃昂;李钢;;三种气象干旱指标的应用比较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1期 |
3 |
梁云,陈洁,孙长东;天山北坡天然草场牧草干旱指标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8年04期 |
4 |
孙梅霞,汪耀富,张全民,姜占省,刘国顺;烟草生理指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J];中国烟草科学;2000年02期 |
5 |
张月华;耿燕;;乌鲁木齐地区一种新的干旱指标的探讨[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8年06期 |
6 |
乔丽;杜继稳;薛春芳;李青;吴林荣;;干旱指标在陕西省适用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年02期 |
7 |
徐玉花;吴俊祥;范志军;张军;王昊;程子宵;王浩汤;冉献忠;;秋冬至初春连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
8 |
田宏,徐崇浩,彭骏,陈文秀;四川盆地干旱动态评估指标的研究[J];气象;1998年04期 |
9 |
梁春成,梁云,陈洁,孙长东;天然草场牧草干旱指标探讨[J];中国农业气象;1999年03期 |
10 |
景毅刚,刘安麟,张树誉,李星敏,邓风东,王钊,卓静;陕西省干旱评价和预警系统[J];陕西气象;2004年06期 |
11 |
宗吉;巴桑次仁;;山南地区沿江干旱成因分析[J];西藏农业科技;2006年03期 |
12 |
姚玉璧;张存杰;邓振镛;董安祥;张秀云;魏锋;杨金虎;;气象、农业干旱指标综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年01期 |
13 |
张杰;张强;赵宏;张平兰;;定量遥感反演作物水势的原理及其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8年06期 |
14 |
刘永忠,李齐霞,孙万荣,靳鲲鹏,王根全,李万星;气候干旱与作物干旱指标体系[J];山西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
15 |
侯琼;陈素华;乌兰巴特尔2;;基于SPAC原理建立内蒙古草原干旱指标[J];中国沙漠;2008年02期 |
16 |
李星敏;杨文峰;杨小丽;李艳丽;;干旱指标在陕西省应用的敏感性分析[J];中国沙漠;2009年02期 |
17 |
陈玉秀;翟志军;李俊有;;松山区旱灾与粮食产量的关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年04期 |
18 |
任瑾,徐明华;甘肃省1960~1989年的干旱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年01期 |
19 |
韩虹;大同市玉米需水关键期干旱指标分析确定[J];山西气象;1995年01期 |
20 |
丁娜佳,钱锦霞,郝智文;忻州市玉米需水关键期及干旱指标初析[J];山西气象;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