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肠炎病毒糖蛋白gC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部分功能的研究
【摘要】:
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又名鸭瘟(duck plague virus),是由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引起的鸭、鹅及多种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曾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流行,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DEV是疱疹病毒科成员,第八次国际病毒分类报告将其划分为疱疹病毒科未分类病毒属。糖蛋白C(gC)是疱疹病毒的第二种主要囊膜蛋白,它对病毒的吸附、释放和毒力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能诱导中和抗体产生。因此,对gC蛋白的研究不仅对病毒分子生物学功能特征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临床诊断、疾病预防、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鸭肠炎病毒(DEV)C-KCE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Tail-PCR的方法扩增了DEV C-KCE毒株未知的糖蛋白C(gC)基因及其两侧的序列,包括部分UL43同源序列、完整的UL44同源序列(gC基因)以及与UL45基因之间的部分非编码区,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构建了pMD18-T-UL45-44和pMD18-T-UL44-43质粒,并进行了测序。DNA序列分析发现gC基因全长1296bp,编码431个氨基酸,有两个可能的启动子和poly(A)信号;部分UL43同源基因长600bp,编码200个氨基酸。对gC基因进行信号肽、糖基化位点(N-X-T/S)和跨膜区预测发现,gC基因的1-22位氨基酸为其信号肽区域;1-398位氨基酸位胞外区,399-421位氨基酸为跨膜区,422-431位氨基酸为胞质区;有四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与12株已报道的具有完整gC (UL44)同源基因序列的疱疹病毒参考株进行比较,DEV C-KCE gC基因与α疱疹病毒gC同源基因有3个保守区域。系统进化分析DEV的gC基因,发现其与α-疱疹病毒亚科中禽的疱疹病毒亲缘关系较近。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pET30a(+)(E. coli Rosetta),对不含信号肽部分的gC基因胞外区进行了原核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融合蛋白大小为49kDa且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目的蛋白(His-gC)占菌体蛋白的比例为30%。His-gC融合蛋白是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的。
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经分离纯化融合蛋白His-gC,制备了抗DEV gC蛋白的兔抗血清,并进行了特异性鉴定,特异性良好。
以生长在盖玻片上的CEF细胞中DEV病毒为抗原,以上述制备的兔抗DEV gC血清为一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发现荧光主要集中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
以兔抗DEV gC血清为中和抗体,进行蚀斑减数中和试验。结果显示,所制得的血清有中和活性,从而间接证明了糖蛋白gC上含有中和抗原表位。
以表达的重组gC蛋白为刺激原,进行鸭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gC蛋白具有刺激机体T细胞的增殖功能。采集刺激鸭的淋巴细胞上清,用USCN公司的鸭IFN-γ检测试剂盒检测其中的IFN-γ水平。结果表明,gC蛋白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IFN-γ,说明糖蛋白C能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
|
|
|
|
1 |
吴红专,刘福安,朱道中,陈义为,梁志清;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北京E2株gC基因的克隆及其部分序列测定[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2 |
王岩;蒋增海;卢建洲;徐耀辉;王杨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C基因克隆测序[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
3 |
练蓓;程安春;汪铭书;;疱疹病毒gC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09年02期 |
4 |
陈茹;曾彩云;罗琼;谢青梅;曹永长;毕英佐;;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C基因抗原活性区的克隆与表达[J];畜牧与兽医;2008年02期 |
5 |
肖少波,陈焕春,方六荣,洪文洲,何启盖,马相如;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gC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中国农业科学;2002年02期 |
6 |
张小荣;董广阔;成大荣;朱善元;吴艳涛;;鸭肠炎病毒囊膜蛋白gB和gC主要抗原域的原核表达与鉴定[J];中国家禽;2011年02期 |
7 |
王利丽,王云峰,智海东,王玫,步志高,冉多良,童光志;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王岗株gB基因gC基因和gD基因的真核表达[J];中国兽医科技;2005年07期 |
8 |
王键义;郭万柱;徐志文;王印;王小玉;;猪伪狂犬病病毒gC基因的克隆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08年10期 |
9 |
刘庆伟;邱亚峰;王晓杜;郭林;刘超;沈阳;李向东;单虎;马志永;;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gC膜外区部分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纯化[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2期 |
10 |
孟松树,郭鑫,张绍杰,王柳,仇华吉,王玫,童光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王岗株gC和gD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00年02期 |
11 |
徐超;李欣然;信洪一;练蓓;程安春;汪铭书;朱德康;贾仁勇;罗启慧;陈孝跃;;鸭瘟病毒gC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特性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08年12期 |
12 |
陈振海;林天龙;陈少莺;宋铁英;;伪狂犬病毒Fa株gB、gC、gD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07年02期 |
13 |
肖少波,陈焕春,方六荣,洪文洲,何启盖;伪狂犬病病毒gC基因在IBRS-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病毒繁殖的影响[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1年02期 |
14 |
陈斌;伪狂犬病病毒及其免疫研究进展(下)[J];四川畜牧兽医;2001年09期 |
15 |
郑玉姝,智海东,王云峰,王玫,仇华吉,童光志;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C在原核系统中的高效表达[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
16 |
刘长军,王端,秦运安,鄢明华,王笑梅,代春铭,李刚,赵晓岩;含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1、VP2基因重组火鸡疱疹病毒的构建[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3年06期 |
17 |
陈斌;伪狂犬病病毒及其免疫研究进展(上)[J];四川畜牧兽医;2001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