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木结构增强用玻璃钢的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研究

熊玉林  
【摘要】:等离子体处理的显著特点是在不影响整体性能的前提下增强材料表面的化学和物理活性,它已经成为改善复合材料界面胶接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采用一种常压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对两种聚酯玻璃钢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玻璃钢的表面润湿性,增强其与木材的胶接强度,主要研究了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对玻璃钢表面的改性作用、玻璃钢的表面润湿性变化、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的时效性及玻璃钢与木材的界面粘接强度等内容。 利用SEM、AFM、FTIR、XPS等分析技术,表征了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玻璃钢的表面形貌、表面化学成分及结构。SEM和AFM分析结果表明:经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玻璃钢表面变得凹凸不平,表面粗糙度增大;FTIR分析结果表明:空气等离子体处理使玻璃钢表面的C-H、C-C、C-O、O-C=O及苯环等化学结构含量发生了变化;XPS分析结果表明:经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玻璃钢表面的O元素含量增加,C-O、O-C=O等活性结构增多,证明了空气等离子体对玻璃钢表面产生了刻蚀、氧化作用。但由于缺乏在线的检测手段,其复杂的改性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空气等离子体能显著提高玻璃钢的表面自由能,且大大提高极性分量的比值,因而玻璃钢的表面接触角显著减小,表面润湿性得到改善。处理时间和处理功率对表面自由能的影响并不大,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或处理功率的增加呈缓慢增加的趋势,接触角则随之逐渐减小。但处理时间过长或处理功率过大,表面自由能反而下降,表面接触角增大。空气等离子体的最佳处理时间和处理功率分别为60s和6.8D。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能显著提高木材与玻璃钢的界面胶接质量,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或处理功率的增加,剪切强度逐渐增大,在60s或6.8D的处理条件下出现最大值。胶粘剂种类也对木材/玻璃钢的界面剪切强度有一定的影响。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前,环氧树脂和异氰酸酯粘接的木材/玻璃钢Ⅰ界面剪切强度分别为2.786MPa和3.194MPa,异氰酸酯粘接强度略高于环氧树脂;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环氧树脂和异氰酸酯粘接件的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1.63~2.17倍和2.12~2.86倍,异氰酸酯粘接强度明显优于环氧树脂,因而异氰酸酯更适于粘接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的玻璃钢。不同的玻璃钢基材,剪切强度的差别也较大,异氰酸酯粘接的木材/玻璃钢Ⅱ界面剪切强度比木材/玻璃钢Ⅰ约大3-4MPa。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具有时效性,被处理玻璃钢表面接触角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处理效果越好的处理时间或处理功率的材料,时效性表现越明显,玻璃钢基材不同,时效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基材和处理参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玻璃钢粘结代替焊接修补化工设备的几个实例[J];焊接;1971年04期
2 ;空腹薄壁聚脂玻璃钢窗[J];玻璃钢/复合材料;1974年02期
3 ;第九届玻璃钢会议论文题录[J];玻璃钢/复合材料;1975年02期
4 ;玻璃钢专用运输汽车[J];玻璃钢/复合材料;1975年04期
5 ;冶金系统玻璃钢防腐蚀应用情况调查[J];玻璃钢/复合材料;1976年02期
6 ;玻璃钢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动向[J];玻璃钢/复合材料;1976年02期
7 ;玻璃钢天车的研制简介[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77年04期
8 ;热塑性玻璃钢的使用和发展趋势[J];玻璃钢/复合材料;1978年02期
9 ;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专业委员会名单[J];玻璃钢/复合材料;1979年04期
10 吴良;你知遇吗?——我国玻璃钢之最(一)[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1年01期
11 黄家康,岳成业;LS—2玻璃钢机轮的研制[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1年04期
12 薛志俭;玻璃钢与雕塑艺术[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2年03期
13 潘国柱;;对玻璃钢摇床面某些问题的看法[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2年05期
14 刘振宗;玻璃钢在摄影棚上的应用[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3年03期
15 ;6-S型玻璃钢摇床面鉴定会[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4年02期
16 刘永甡;首届全国科技成果交易会带给玻璃钢/复合材料工业的信息[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5年05期
17 杨兴;曹乃贤;;玻璃钢摇床在云锡的应用[J];云南冶金;1986年02期
18 赵鸿汉;大力开发玻璃钢原料新品种[J];中国建材;1987年12期
19 尤莲华,宋波,徐兰洲;YJ型呋喃树脂玻璃钢及其应用[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8年05期
20 Н.К.叶戈罗夫 ,程受林;用玻璃钢卷材作巷道防护层[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关兴;席士英;;玻璃钢/聚氯乙烯复合贮罐[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珠海经济特区香州玻璃钢厂[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康新建;刘坚;;大型玻璃钢电解槽成型工艺[A];中国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暨重冶学委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余岳;张锦南;王强;周利峰;;660kW风力机玻璃钢叶片研制[A];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杨四海;;真空吸塑玻璃钢模具设计与制造浅议[A];第十二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沈惠平;朱雪峰;裴红;张萍;黄建和;;导弹发射架的研制及其应用[A];第十四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陈余岳;张锦南;王强;周利峰;;660kW风力机玻璃钢叶片研制[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肖道荣;;我国玻璃钢行业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A];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兴军;;安丘市玻璃钢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建筑材料篇)[C];2007年
10 孙南;杨文学;李铁录;;玻璃钢撑竿的特性与撑竿跳高技术的变革[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家赟;空气等离子体预处理提高穿心莲种子活力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朱鸿梅;玻璃钢低温粘接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鹏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4 彭永利;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林安;应县木塔梁柱节点增强传递压力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马颖;贮存饮用水水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孟昭博;西安钟楼的交通振动响应分析及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慧黠;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酵母细胞作用机理及诱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林鹏;脉冲束流辐射热—力学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高大峰;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玉林;木结构增强用玻璃钢的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王海全;胜利油田玻璃钢厂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张文涛;胜利油田玻璃钢厂CIS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刘文龙;胜利油田玻璃钢厂企业文化重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杨洪忠;复合型玻璃钢高压透声容器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李军峰;U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摩擦磨损性能及有机蒙脱土改性玻璃钢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梁雨;我国玻璃钢市场研究及耀华三荣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尚鹏鹏;利用玻璃钢对日光温室进行技术改造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9 曲洪亮;玻璃钢—菱镁混凝土复合构件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10 张舵;木结构古塔的动力特性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崔彬美 通讯员 刘子敬 王志强;实施三个转变 实现质的飞跃[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2 特约记者 杨万宁;冀州倾力打造北方玻纤复合材料中心[N];衡水日报;2008年
3 记者 魏双林;可耐特加速玻璃钢新品开发[N];中国冶金报;2007年
4 魏双林;可耐特开发超大型化工容器制造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8年
5 李善平;可耐特开发五十米直径超大型化工容器[N];中国建材报;2009年
6 翁祖祺;玻璃钢产业走上新台阶[N];科技日报;2000年
7 通讯员 杨双池 记者 崔彬美;枣强:打造全国玻璃钢制造业基地[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8 李文海 秦胜云;山东力促小型渔船玻璃钢化[N];中国渔业报;2010年
9 宗和;中国玻璃钢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高层研讨会召开[N];中国建材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兰昆;玻璃钢防盗井盖 安全 节能 环保[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