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含氢硅油有机硅衍生物的制备及对PC的阻燃应用研究
【摘要】:火灾安全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聚碳酸酯(PC)作为工程塑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满足环境防火安全,在实际应用中仍需阻燃处理。含硅阻燃剂因其高效、无毒、特别是对环境友好而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以含氢硅油、苯酚、双酚A为原料合成了两种新型含硅阻燃剂。分别是带有苯氧基侧基的线形HSOP聚硅氧烷阻燃剂和支链状HSOBA聚硅氧烷阻燃剂。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3C-NMR,29Si-NMR)、热重分析仪(TGA)测试手段对阻燃剂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研究表明:含氢硅油能和苯酚及双酚A发生缩合脱氢反应,生成的阻燃剂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成炭能力。阻燃剂HSOP的初始分解温度为390℃(质量损失5wt.%),800℃时炭残余量为45.6wt.%。阻燃剂HSOBA初始分解温度为381℃(质量损失5wt.%),800℃时炭残余量为56.9wt.%。
本文还研究了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分别含有两种阻燃剂PC复合材料,利用垂直燃烧(UL-94)测试方法、氧指数(LOI)测试方法、力学测试方法、锥形量热仪(CONE)、TGA测试了PC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力学性能、热降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HSOP/PC复合材料添加量为5wt.%时UL-94通过V-0级,氧指数达32.5%。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48.9%和37.6%。而对于HSOBA/PC复合材料,由于HSOBA支链状的结构的形成有效的抑制烟量、热量的传递抑制溶滴产生。阻燃效果比HSOP的阻燃效果更好。添加量为3wt.%时UL-94就能通过V-0级,氧指数达31.7%。但由于支链状结构分子之间交联度大和母料聚碳酸酯PC相容性下降,力学性能有所下降。此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X)、红外光谱(FT-IR)观察了阻燃PC燃烧前后的炭层元素以及形貌的变化,并初步的讨论了含硅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
|
|
|
1 |
王玉忠;;新型聚合物型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通过技术鉴定[J];合成纤维工业;1990年03期 |
2 |
;中美携手,致力于防火安全标准的推行[J];塑料工业;2006年06期 |
3 |
王树霞;杨钟;戴钧明;;阻燃膜用聚酯的研制及性能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9年03期 |
4 |
;国内信息[J];阻燃材料与技术;1995年06期 |
5 |
杨中兴;齐鲁;狄海燕;;三聚氰胺在膨胀型阻燃剂中的应用[J];天津化工;2006年03期 |
6 |
彭治汉,欧育湘;含溴笼状磷酸酯的合成和热重分析研究[J];化学通报;1998年08期 |
7 |
杨中兴;齐鲁;狄海燕;;三聚氰胺在膨胀型阻燃剂及阻燃塑料中的应用[J];塑料工业;2006年S1期 |
8 |
;国内信息[J];阻燃材料与技术;1995年05期 |
9 |
闫丽萍,王葳,刘艳杰;一种新型反应型阻燃剂合成的工艺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10 |
富历新,肖蕾,董春;低成本的开放型八轴运动控制器[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1年01期 |
11 |
吴天真;工业级PC机在曲轴数控磨床改造中的应用[J];汽车科技;1997年05期 |
12 |
闵越;以PC为基础的数控系统[J];锻压机械;1999年03期 |
13 |
夏田
,文怀兴
,魏康民;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的分析[J];航空制造技术;2002年12期 |
14 |
谢明;基于PC平台的开放式机床数控系统[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5 |
沈聚瑶;机械工业中机电一体化的实践——谈PC和VVVF(变频器)在机床上的应用[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91年05期 |
16 |
程万胜,沈明新,谷凤哲,王雪洁;一种PC与单片机组成集散系统的通信接口设计[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17 |
李波,蔡光起,高天晖,周祥国,葛春光;基于 P C 的虚拟轴机床数控系统[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99年08期 |
18 |
柳春生,李淑慧,王丽萍;矿井提升机PC电控装置的研制[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
19 |
夏田,文怀兴,张斌;几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分析与研究[J];轻工机械;2003年02期 |
20 |
黄强,邓定瀛;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03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