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对推动机构投资者创新发展的指导建议,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也强调了机构投资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机构投资者在整个资本市场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投资者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机构投资者进入企业十大股东的现象也已十分常见,机构投资者逐渐取代个人投资者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主动力量,而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实践表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实力强、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队伍。本文主要围绕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企业价值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以机构投资者由“用脚投票”到“积极参与”的态度转变为前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战略理论以及高阶梯队理论等作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规范研究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揭露机构投资者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战略经营决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等,都具有较现实的意义。基于2011-2015年2203个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分析,理论推导并通过数据描述性线性回归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向影响企业价值;(2)研发支出和战略并购作为中介变量均正向促进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3)企业性质与企业规模作为调节变量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支出和战略并购之间的关系起到的显著的调节作用,即大规模企业相对于小规模企业和私有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机构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大,而高管持股并没有对此关系起到调节作用。针对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合理提高机构投资者与企业之间有效联动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稳步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