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CO_2侵蚀与AAR共同作用下纳米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张文悦  
【摘要】:城市地铁处于地下空间,容易受到地下水中的CO2侵蚀(即碳酸性侵蚀);同时,由于地铁中人流密集,易受到空气中的CO2侵蚀(即碳化)。CO2侵蚀会造成混凝土内部中性化,引起钢筋锈蚀,影响地铁隧道的正常使用。碱集料反应(AAR)会引起混凝土的膨胀开裂,其发生既难以预防,造成的破坏又难以修补;同时,碱集料反应引起的裂缝还会加速混凝土的其他腐蚀作用,也是影响地铁隧道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地铁混凝土在C02侵蚀和AAR共同作用下的耐久性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具有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和表面能高等特点,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材料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如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这些特性使纳米材料在很多领域(包括水泥基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纳米材料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在普通地铁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纳米材料(纳米Si02、液态纳米Si02和纳米Fe203)来制备纳米混凝土,研究在C02侵蚀和AAR共同作用下纳米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进行纳米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试验,分析纳米材料的种类和掺量对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当纳米Si02、液态纳米Si02和纳米Fe203的掺量分别为2%、2%和1%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2)进行碳酸性侵蚀和AAR共同作用下纳米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分析不同种类和掺量的纳米材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并揭示其改善机理。试验结果显示,掺入纳米材料后,混凝土在碳酸性侵蚀和AAR共同作用下的耐久性有了明显的提高,纳米Si02和纳米Fe203的最优掺量分别为2%和1%。详细讨论了混凝土碳酸性侵蚀和AAR的相互作用关系,并结合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和孔溶液化学组成揭示了纳米材料对碳酸性侵蚀和AAR共同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机理。(3)进行碳化和AAR共同作用下纳米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以及相同条件下纳米混凝土的AAR单因素试验,对比分析纳米材料的种类和掺量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得出纳米Si02和纳米Fe203的最优掺量分别为2%和1%,并就两组实验结果深入讨论了碳化和碳酸性侵蚀的相互影响,揭示了纳米材料对碳化和AAR共同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机理。(4)根据AAR试验结果分析了纳米Si02和液态纳米Si02对混凝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02对混凝土在AAR作用下耐久性的改善效果优于液态纳米Si02;另外,从作用机理角度对比分析了混凝土碳酸性侵蚀和碳化过程的异同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胥蕊娜;陈文颖;吴宗鑫;;电厂中CO_2捕集技术的成本及效率[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年09期
2 孙青青;钱春燕;;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对寻常疣CO_2激光治疗后复发率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75期
3 闫丽琼;汤方;龚尚骞;罗佳煜;苑冉;曹传旺;;舞毒蛾保幼激素结合蛋白家族基因克隆及对CO_2胁迫的响应[J];环境昆虫学报;2019年06期
4 王佐权;张萌;;不同CO_2气腹压力对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年34期
5 张标;钟金文;;锥形发酵罐内CO_2置换的节能技术改造[J];中外酒业·啤酒科技;2019年09期
6 张欣忠;;曲安奈德局部封闭结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J];中外医学研究;2019年34期
7 毕静;;应用CO_2超临界萃取苋菜红色素的工艺研究[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9年06期
8 王刘东;王培峰;胡有持;阙明耀;丁超;杨春强;刘珊;;CO_2膨胀工艺对烟草梗丝品质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2016年22期
9 李延兵;赵瑞;陈寅彪;黄卫军;;富氧燃烧CO_2压缩纯化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德强;江康锋;黄贤春;王铁龙;林少雄;;CO_2载冷剂模块机组的开发研究[A];第九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冷冻冷藏产业创新发展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黄金营;吴伟平;张雷;路民旭;;CO_2湿气环境中吗啉类气相缓蚀剂对顶部腐蚀的抑制作用[A];第十七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卫明;王世杰;刘建新;杨洁;魏伟;张瑞霞;韩博;;CO_2缓蚀剂吸附膜有效期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4年
4 李国敏;刘小武;彭芳明;郑家燊;;防止CO_2腐蚀的固体缓蚀剂的室内研究[A];第十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5 孙宜楠;;电力消费、电力消费结构、经济增长以及CO_2排放关系[A];“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6 杨江;高里阳;刘璇;王镜波;;抗CO_2高流速冲蚀缓蚀剂[A];第十九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6年
7 崔丽香;何文辉;蔡清洁;李鲜鲜;;CO_2和硝氮加富对鹿角菜(Pelvetia siliquosa)生长、生化组成和营养盐吸收的影响[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8 矫立涛;张明杰;付裕;;CO_2在小型热泵热水器中的应用实验[A];2013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涛;李芹;王树明;李春;赵东兴;张勇;高梅;;云南河口天然橡胶林土壤CO_2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A];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梁新腾;曾建华;孙彦辉;陈均;陈路;;攀钢低CO_2排放的转炉炼钢工艺技术开发及应用[A];第七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南;固液两相胺基吸收剂及多孔材料负载离子液体脱除生物氢烷气中CO_2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2 许飞;4种针叶树种树干CO_2释放通量的时间动态及估算[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3 胡迎超;高温固体吸附剂循环捕集CO_2性能及成型改性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陈潇湘;掺杂型硅酸锂吸附剂高温CO_2吸附特性与反应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5 张晓艳;CO_2加氢Cu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7年
6 蒋芸;卫星遥感CO_2反演及植被地区荧光校正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7 刘欢;非可逆三嗪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评价以及CO_2参与的N-甲酰化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8 代增进;Ru(Ⅱ)/Ni(Ⅱ)-NNN钳形配合物用于催化醇脱氢和CO_2氢化还原反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9 宋夫交;功能化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催化加氢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10 张逸;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与在CO_2吸收及稀土金属萃取方面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宇;煤矸石基多孔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吸附CO_2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年
2 冯建营;基于环糊精的功能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催化CO_2转化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3 周冰妮;CO_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83例患者的2年随访研究[D];济南大学;2019年
4 谢洪涛;适用于CO_2同位素检测的温度、压力控制系统研制[D];吉林大学;2019年
5 陈智艳;六核稀土簇-有机骨架材料用于催化CO_2转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9年
6 刘芳婷;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与棉花生长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年
7 郭楠;苏北盐沼生态系统土壤-大气CO_2交换特征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6年
8 吴坤祥;碳钢在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捕集CO_2体系中的腐蚀行为及缓蚀剂缓蚀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9 陶丽;CO_2加富对温室番茄生理特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10 杨培;CO_2点阵激光治疗白癜风的Meta分析[D];南华大学;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