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小径级柞木原木加工中剖料、干燥、纵剖技术研究

李成元  
【摘要】: 本文以制材、干燥、实木产品深加工生产之间内在联系和影响为主要原理,对 直径为14--24cm的3等柞木原木分别采用《剖料—干燥—纵剖》(SDR)工艺和传统 加工工艺,生产国内销售(指按条长度不限)集成材的对比生产试验过程和结果以 及相关理论为依据。 依据小径级阔叶树原木外部特征与锯材出材率、制材生产率之间关系,采用两 面下锯法;软件设计不同直径原木的最大主产出材率锯材尺寸;将原有剖料—剖分 —裁边—截断工艺改为剖料—裁边工艺;引进新的锯解误差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确定了加工余量,提高了主产出材率1.31%,减少了锯割原木时间5%。 根据小径级阔叶树原本内部特征与制材和干燥过程中锯材横弯的关系,采用两 面下锯法锯制了毛边板,毛边板限制了锯剖后的锯材两侧拉应力立即释放而产生横 弯;干燥过程中的毛边板平衡了生长应力、干燥应力和纵向干缩差异;通过取消预 热处理和低温干燥减少了干燥初中期湿应力;强化干燥后期应力解除处理,消除了 剩余应力,有效控制了干燥中的横弯,提高了一二级材率24%。 生产试验结果证明:与传统加工工艺相比较,小径级低等级柞木原木加工成国 内销售集成材时,刨光材等级率未降低的情况下,SDR工艺提高了原木到刨光材木 材利用率7.81%,原木到集成材木材利用率提高了5.41%。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信清,李美栓,周龙江,宫俊波,李铁藩,沈嘉年;CeO_2对铝化物涂层高温氧化膜生长应力的影响(英文)[J];材料研究学报;1993年05期
2 辛丽,李美栓,李铁藩;离子注入Y~+对镍基合金渗铝层1100℃氧化膜生长应力的影响[J];金属学报;1996年09期
3 杨于兴,穆树人,张榴凤;高温氧化薄膜应力的测定[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4 杨于兴;高温氧化薄膜中残余应力分析和试验方法[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6年06期
5 杨于兴;高温氧化薄膜中残余应力分析和试验方法[J];上海金属;1997年02期
6 李美栓,钱余海,辛丽,周龙江;Fe-23Cr-5Al合金1000℃氧化形成的Al_2O_3膜生长应力研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9年03期
7 杨于兴,卞玉君;高温氧化膜 Cr_2O_3 和 NiO 中应力松弛过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李美栓,钱余海,辛丽,周龙江;用双面氧化弯曲方法测定Al_2O_3膜生长应力[J];金属学报;1999年06期
9 杨帆;刘彬;方岱宁;;基于相场方法的铁基合金高温氧化与生长应力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1年06期
10 殷亚方;;桉树的锯解和干燥[J];农村新技术;2008年08期
11 周永东;傅峰;李贤军;姜笑梅;陈志林;;微波处理对桉木应力及微观构造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2 刘明宝;段理祎;高莹;印万忠;;我国镍矿资源现状及利用技术研究[J];中国矿业;2011年11期
13 张田丰;;铁路及水库下安全采煤实践与研究[J];河北煤炭;2011年05期
14 孔建伟;;平顶山矿区岩巷机械化快速掘进成套技术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2011年07期
15 毛文中;;《烟煤发生炉煤气站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成果鉴定会议在北京召开[J];工程建设与设计;1984年01期
16 刘秀英,朱卓群,张仁佑,王雪梅;用断流色谱技术研究甲醇分解反应动力学[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85年03期
17 杨惠萍;;“葡萄汁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葡萄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技术研究”鉴定会在济召开![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86年04期
18 稚曼;;另辟蹊径写“粮食”[J];中国记者;1989年03期
19 彭云;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8~12毫米浮法厚玻璃成形技术研究通过部级鉴定[J];玻璃;1990年02期
20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1990年科研成果论文摘要(三)[J];焊接;199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平;陈丕恒;李瑞文;江帆;;铀表面铝镀层热应力分布[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2 曹厚增;刘保平;;水泥土薄墙截渗技术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席继楼;赵家骝;王燕琼;王兰炜;李艳东;;地电场观测技术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4 匡本贺;;新一代天气雷达直击雷防护技术研究[A];首届中国防雷论坛论文摘编[C];2002年
5 刘建军;邓平建;房师松;赵锦;钟杨生;廖富苹;;转基因辣椒蛋白质检测技术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王琼林;刘少武;;高能钝感发射药技术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技术研究院简介[A];第一届全国精细化工催化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鹏;;微波水处理化学与技术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9 董平;江帆;李瑞文;陈丕恒;;工艺参数对铀表面铝镀层热应力分布影响[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10 ;郭二庄矿-300南大巷治水技术研究[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长华;胶质层对杨树应拉木生长应力和木材材性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2 张力;概率安全评价中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李春芳;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界定与消除焦点问题所需的若干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林成芳;中亚热带森林细根分解动态及影响因素[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萨如拉;额济纳天然胡杨林生态用水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高海霞;基于SRAM技术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设计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周亮;人工林杨树正常木和应拉木材性与制浆造纸性能关系及其模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8 陈金印;美味猕猴桃‘金魁’果实后熟软化机理及其调控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9 陈岚;除草剂2,4-D的O_3、O_3/H_2O_2高级氧化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王玉明;支持IP漫游的多跳接入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元;小径级柞木原木加工中剖料、干燥、纵剖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2 瞿超;三种桉树生长应力与木质素沉积相关关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黄振英;马尾松正常木与应压木生长应力及材性的比较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4年
4 王亚东;钢管漏磁检测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5 宋艳花;柿子滩文化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6 秦莉;桉树生长应变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7 郑伟亮;海量空间信息互联网发布技术研究及其系统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戎劲光;王庄煤矿区土地复垦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刘倩;人工授力树干应力木的初步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10 侯晓萍;显微立体视觉系统的标定与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通讯员王辉东;我作战仿真技术研究获突破[N];解放军报;2003年
2 ;兴安落叶松人工开花技术研究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4年
3 庄愉;药物输送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N];医药经济报;2001年
4 李宏立;兵团大田作物高效用水技术研究获突破[N];兵团日报(汉);2006年
5 记者  焦红霞;多项科研成果为青藏高速路“输血”[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马德甲;华亭煤业:拍动科技翅膀[N];中国煤炭报;2006年
7 记者 周军 通讯员 曲红权 祁双杨;攀钢启动改善连铸坯表面质量技术研究[N];中国冶金报;2006年
8 记者 齐芳;我们正用西方药物技术研究中药传统理论[N];光明日报;2006年
9 记者 马文生;中美加强标准化领域合作[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10 记者 张华君 通讯员 刘晔;废旧铝再生技术研究取得突破[N];河南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