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级柞木原木加工中剖料、干燥、纵剖技术研究
【摘要】:
本文以制材、干燥、实木产品深加工生产之间内在联系和影响为主要原理,对
直径为14--24cm的3等柞木原木分别采用《剖料—干燥—纵剖》(SDR)工艺和传统
加工工艺,生产国内销售(指按条长度不限)集成材的对比生产试验过程和结果以
及相关理论为依据。
依据小径级阔叶树原木外部特征与锯材出材率、制材生产率之间关系,采用两
面下锯法;软件设计不同直径原木的最大主产出材率锯材尺寸;将原有剖料—剖分
—裁边—截断工艺改为剖料—裁边工艺;引进新的锯解误差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确定了加工余量,提高了主产出材率1.31%,减少了锯割原木时间5%。
根据小径级阔叶树原本内部特征与制材和干燥过程中锯材横弯的关系,采用两
面下锯法锯制了毛边板,毛边板限制了锯剖后的锯材两侧拉应力立即释放而产生横
弯;干燥过程中的毛边板平衡了生长应力、干燥应力和纵向干缩差异;通过取消预
热处理和低温干燥减少了干燥初中期湿应力;强化干燥后期应力解除处理,消除了
剩余应力,有效控制了干燥中的横弯,提高了一二级材率24%。
生产试验结果证明:与传统加工工艺相比较,小径级低等级柞木原木加工成国
内销售集成材时,刨光材等级率未降低的情况下,SDR工艺提高了原木到刨光材木
材利用率7.81%,原木到集成材木材利用率提高了5.41%。
|
|
|
|
1 |
马信清,李美栓,周龙江,宫俊波,李铁藩,沈嘉年;CeO_2对铝化物涂层高温氧化膜生长应力的影响(英文)[J];材料研究学报;1993年05期 |
2 |
辛丽,李美栓,李铁藩;离子注入Y~+对镍基合金渗铝层1100℃氧化膜生长应力的影响[J];金属学报;1996年09期 |
3 |
杨于兴,穆树人,张榴凤;高温氧化薄膜应力的测定[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4 |
杨于兴;高温氧化薄膜中残余应力分析和试验方法[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6年06期 |
5 |
杨于兴;高温氧化薄膜中残余应力分析和试验方法[J];上海金属;1997年02期 |
6 |
李美栓,钱余海,辛丽,周龙江;Fe-23Cr-5Al合金1000℃氧化形成的Al_2O_3膜生长应力研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9年03期 |
7 |
杨于兴,卞玉君;高温氧化膜 Cr_2O_3 和 NiO 中应力松弛过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8 |
李美栓,钱余海,辛丽,周龙江;用双面氧化弯曲方法测定Al_2O_3膜生长应力[J];金属学报;1999年06期 |
9 |
杨帆;刘彬;方岱宁;;基于相场方法的铁基合金高温氧化与生长应力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1年06期 |
10 |
殷亚方;;桉树的锯解和干燥[J];农村新技术;2008年08期 |
11 |
周永东;傅峰;李贤军;姜笑梅;陈志林;;微波处理对桉木应力及微观构造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2 |
刘明宝;段理祎;高莹;印万忠;;我国镍矿资源现状及利用技术研究[J];中国矿业;2011年11期 |
13 |
张田丰;;铁路及水库下安全采煤实践与研究[J];河北煤炭;2011年05期 |
14 |
孔建伟;;平顶山矿区岩巷机械化快速掘进成套技术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2011年07期 |
15 |
毛文中;;《烟煤发生炉煤气站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成果鉴定会议在北京召开[J];工程建设与设计;1984年01期 |
16 |
刘秀英,朱卓群,张仁佑,王雪梅;用断流色谱技术研究甲醇分解反应动力学[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85年03期 |
17 |
杨惠萍;;“葡萄汁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葡萄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技术研究”鉴定会在济召开![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86年04期 |
18 |
稚曼;;另辟蹊径写“粮食”[J];中国记者;1989年03期 |
19 |
彭云;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8~12毫米浮法厚玻璃成形技术研究通过部级鉴定[J];玻璃;1990年02期 |
20 |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1990年科研成果论文摘要(三)[J];焊接;1991年09期 |
|